E学习,我们已经出发! 1对1”数字化学习初探“
E教E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3期 总第4557期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3期  下一期
1对1”数字化学习初探“
来源:常州市第四中学 作者:段凯 发布日期:2013-01-08 08:32:17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帮助学生掌握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所需的学习与生活技能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学习理论的深入发展,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多的被各国的研究学者所接受,“1对1”数字化学习作为学生和谐发展的共生体也逐渐被广泛关注。
     一、“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需要知识和能力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巨大的落差应该如何弥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指出:“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国际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流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对一”的美国模式,强调学生人手拥有一台计算机,随时随地开展数字化学习,把全球化教育置于全体学生手指(操作键盘)之下;另一种是课堂信息化的英国模式,加强师生交互,在教室中普遍配置和应用电子交互白板。“1对1”数字化教室综合美英两种模式,构建了一个互联的、移动终端设备集成的环境:交互白板和学生用上网本电脑的融合,加强了面对面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符合面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促进个性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学习的方向。从成本比较角度看,“1对1”数字化教室成本性价比更高。“1对1”数字化学习就是在这种教室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一人或数人(一般不超过4人)拥有一个移动终端设备的个性化学习。
     二、“1对1”数字化课堂构建的意义
     “1对1”数字化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通过问题导向,推进启发式教育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1对1”数字化课堂为实现新的学习理论提供了技术和环境的支持。
     (一)“1对1”数字化课堂是自主探究的课堂
     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是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由于数字化环境的信息多样性、资源共享性、动态开放性、超文本的结构性、较强的可移植性等优势,将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让学生真正获得理智和情感的体验,真正掌握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二)“1对1”数字化课堂是多元互动的课堂
     普通的多媒体学习环境的信息主要源自教师,而“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信息源不仅来自于教师,来自于数字平台和互联网,还可以来自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信息传输功能,形成多元交互。在合作学习上尤其能体现它的优越性,师生、生生可以在网上互相讨论、评价、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三)“1对1”数字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应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控制平台,不同学业水平和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内容和进度进行分层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外检测等。例如,课堂练习的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增加基础题的练习量,达到熟能生巧;第二层次减少基础题的数量,增设一些发展性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稍有难度的拓展性习题,以检查其掌握程度;第三层次可以进一步减少基础题的数量,增设综合性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活动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和时尚。
     三、“1对1”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
     “1对1”数字化学习不是个别科目的个别活动,而是从课程标准出发,辨识各个学习内容实施数字化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构建以学习工具和资源为核心的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库,然后在课堂上实施有目的的教学实验。
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字化学习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基于问题的课堂“做中学”的自主探究活动和数字化的习得(练习)活动。活动的实施可分四个步骤:
     (一)开发数学学科数字化学习内容分类目录,根据学习内容分析,辨识数字化学习程度和数字化习得程度(分完全、一般和基本不适宜三个等级)。
     ■
     (二)对数字化学习中心(主要用于基于问题的课堂“做中学”的自主探究活动)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用于数字化的习得活动)按学习主题进行挖掘提炼和重新组合。提炼和组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本学科教学要帮助学生建构怎样的知识体系,教学与资源分别是如何建构,建构时是如何融合;本学科能培养哪些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每一种科学方法以学习工具和资源为主要载体,可以分解为哪些培养的操作要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如何借助资源与学习内容渗透、融合等。
     (三)以学习单元(章)为基础,基于课程资源设计相应的数字化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嵌入整个教学设计之中。每一个集成的主题课程资源库,一般包括学案、学习课件、学习工具、活动设计(包括习题或题组、实验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以及未达标学生再次检测)、微视频、相关资料(如延伸阅读素材、教学感受与体验、相关网站信息)等。
     (四)在课堂内开展教学实验。数字化学习活动一般只为完成有限的教学目标,解决一个问题、理解一个概念原理、拓展一个知识点或一次思维训练,活动进行对话式科学讨论。首先提出问题或假设,其次“动手做”实验探究,接着对实验探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最后归纳小结和课后拓展。其中,科学探究、科学讨论、科学拓展是数字化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及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中小学校计算机及网络已较为普及,已建设好的硬件装备需要软件平台及先进的应用理念使之得到充分利用。“1对1”数字化学习的理论将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素质的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