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合作,源于尊重 人体感应语音提示交通信号系统设计 走近生活,走进文本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4期 总第4579期 2013年02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4期  下一期
和谐合作,源于尊重
来源:如皋市经济开发区戴庄小学 作者:孙兴红 发布日期:2013-02-26 08:42:43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且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可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却时有不和谐的音符,经过不断观察与反思,我深深体会到,和谐合作,源于尊重。
     一、尊重学生,小组动态重组
     案例: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们讨论分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人物性格,最后派代表来阐述一个人物的性格。结果,有一个组迟迟不能开始活动。经过了解,是因为小组其他成员都选择“小女孩”来交流汇报,只有小徐不同意,他坚决要选择爱因斯坦。为了不再浪费时间,我作出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决定。但在小组交流时,小徐同学几乎一言不发,以此表示抗议。
     反思:教师如果轻易推翻或否定孩子的决定,孩子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我想,现代的孩子应该具有合作意识,但孩子也是有个性的,孩子的选择应该得到尊重。假如,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了解一下学生选择的情况,组建临时小组,就能让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合作了。由于角色和地位的互换或轮换,学生在新的学习小组中保持讨论、交流、合作的新鲜感,反而更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尊重同伴,享受思维碰撞
     案例:教学《所见》这首诗时,小组合作理解诗的大意。我参与一个小组的学习,发现在理解“意欲捕鸣蝉”中“意欲”这个词时,组内有了两个答案。组长认为是心中有很大欲望的意思,另外几个学生认为是想要的意思。没有任何资料可查,组内陷入了沉默。不久,组长打破僵局,说:“‘想要’,不就是‘心中有很大的欲望’吗?”另外几个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点了点头。接着,我有意请这个小组先汇报,因为,有时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嘛!当这个小组汇报“意欲”是心中有很大的欲望时,其他组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联系诗句理解成“想要”更准确。最后达成了共识,“意欲”就是“想要”的意思。
     反思:因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带有一定的难度,每个人结合生活、知识的积累,对文本的理解不尽相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有不同的声音,这是正常现象。但只要到组内观察,你会发现大家都比较“尊重”组长或组内学习较为出色的同学,他们的答案简直成了“权威”。长此以往,组内同学往往养成盲从心理,失去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合作应是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的过程,组内合作,作为组长,特别要懂得“兼听则明”,要尊重同伴。这样,组内每个同学觉得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才会乐于思考,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尊重自己,敢于乐于交流
     案例:学习《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个活动。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我觉得田老师是一位     的老师”。孩子们的阅读感悟填好了,有“博学多才”“年轻有为”等。组内交流时,一个孩子双手紧捂着答案,小声说:“我也觉得田老师博学多才。”旁边同学叫起来,“他写的是人才济济”。他的脸更红了。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呢?”他小声说:“我写的是错的。”我引导组内同学讨论,“人才济济”这个词可以吗?如果不合适,又是为什么呢?有一个同学说,“人才济济是说人才很多,可这里只有田老师一个人。”我转头对那个同学说,“你看,这下你懂了吗?”他点了点头。组内同学告诉我,平时他很少发言。
     反思:这些学生明明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参加组内交流的,为什么他们不愿说呢?学困生不够自信,明明自己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了,但在组内还是不敢发言,无形中就成了配角。对于老师来说,应想方设法地为这些学困生开辟合作学习的突破点。
     和谐合作,源于尊重。只有在合作中才懂得尊重,学会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同伴互相尊重,学困生尊重自己,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走向和谐高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