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常老师在线”找“常老师”
特别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9期 总第4616期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9期  下一期
去“常老师在线”找“常老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3-05-07 11:31:50

     本报记者胡琴
     近年来,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秉承教育公益理念,推出“常老师”团队服务。目前,作为常州市教育局教育惠民的形象代表,“常老师”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同和信赖。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常老师、走近常老师,近日,常州市教育局在人民公园广场和少年宫开展“常老师在线”公益咨询服务活动,40余名“常老师”应邀前来,接受市民咨询。
     “常老师”是谁?
     “常老师在线”团队由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国家级二级咨询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组成。这些组成“常老师”团队的学科名师和心理咨询师都是义务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公益的!
     早上七点刚过,市民们就陆陆续续来到了人民公园广场和少年宫两个咨询点。带着对“常老师”是谁的关注,他们纷纷在宣传展板前驻足,省特级、市特后学科知名专家、成长指导专家……一个个重量级的专家简介让他们庆幸今天运气真好,为了占据先机,干脆就在心仪的“常老师”座位前占起了座;也有的家长从媒体中得到信息,早早带着孩子、带着问题来到了现场……
     “常老师”为谁服务?
     “常老师”团队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常州市中小学生家长。与家长们交流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从孩子心理成长,到学业指导,从亲子沟通,到家长素质的提升,“常老师”们不只满足于做一个问答机器,更通过设问、反问、鼓励、肯定的表达方式,组织讨论、梳理引导、启发领悟等交流方法,让家长们没有被动接受教导的无奈,有的只是通过交流或使自己得到顿悟,或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真正做到在“助人”中使人“自助”。
     哪里还能约会“常老师”?

    

     “常老师在线”咨询活动,不仅使家长和孩子解了惑,也使他们对“常老师”们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敬佩不已。截止到当天11:30,活动现场的专家们共回复了256个问题,接待家长、学生咨询近600多人次,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咨询活动结束后家长们仍不肯离去,他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哪里还能相约“常老师”?对此,教育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给出了答复:每周一到周五上午的10:00~11:00,都会有四位“常老师”在“常老师在线”专栏(www.hualongxiang.com/changlaohsi)与网友交流互动;每周六学科“常老师”们会在北郊初中、实验初中现场为中小学的孩子们进行免费导学(约课网址:88995111czedu.net.cn);需要更多帮助或希望深入交流的家长,则可以到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服务中心与专家面谈(预约电话:86617789)。同时,家长们也可以选择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常州教育,与“常老师们”在微博上互动。
     “常老师在线”如何运行
     为拓展“常老师在线”内涵,推动常州教育发展,打造教育惠民品牌,给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更便捷、贴心的服务,在常老师进驻常州公开课QQ群的基础上,常州市教育局推出了“常老师在线”网上(论坛、常州教育政务微博)交流活动,宣传、普及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及教育理念和方法。
     运行模式
     “常老师在线”分论坛和微博两种模式运行,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的10:00~11:00上线。
     (一)论坛运行模式
     1.栏目开设
     在化龙巷论坛【龙城茶座】下设讨论专版“常老师在线”,网友可以通过【龙城茶座】或者【常老师在线】进入该板块进行讨论,发帖与回复。
     2.人员管理
     化龙巷论坛为“常老师”团队成员分配ID地址,并给予相应权限,便于进行删帖、置顶、合并、锁帖等管理。
     3.主动发布
     管理员准时将讨论话题发布到“常老师在线”版块,引导网友讨论;值班“常老师”积极参与讨论并回复网友的咨询。
     4.积极应对
     对于网友在化龙巷讨论专版内的提问,值班“常老师”须直接回复。
     (二)微博运行模式
     1.主动发布
     微博管理员提前发布“常老师”团队预设话题,引发网友讨论;微博管理员及时将论坛版块上相关讨论发送至微博。
     2.积极应对
     网友@常州教育,微博管理员以QQ形式,及时与常老师团队取得联系,获得回复;在第一时间将回复发送至微博平台,回复网友提问及咨询。
     家长对“常老师在线”的反馈
     “常老师在线”公益活动自2012年底试运行以来,截止至2013年2月已有近150人次优秀教师积极参与,近15000人次中小学生家长受益,市民对教育探讨的热情越来越高。
     在咨询服务活动的现场,一位初中男生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北郊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邓勤的面前。“老师,为什么我难的试卷做得好,简单的题目反而一做就错呢?”邓老师没有直接给他答案,反而先夸赞他勇气可嘉,面对陌生的老师,也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十分难得。之后,邓老师非常耐心地帮他分析了学习上的问题,并给他列出了几点建议,男孩听得非常认真,还问工作人员借了纸笔,将老师的话逐一记下。一旁的母亲则早已乐开了花,连声道谢。
     家住谭墅的刘女士“一直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很失败,总是和孩子吵架,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教,这次看到好多人都在问心理专家,我是硬着头皮才敢坐下来咨询的。”刘女士不好意思地说。
     而线上活动中,家长网友的呼声也很高。我们从交流记录中随机截取了如下几位家长对“常老师”们的评论。    
     wyh1999:谢谢常老师的回答!总算茅塞顿开。以前老是认为孩子对我们没礼貌,现在想想我们有时说话也有点不合时宜。 
     fengyelin0723:孩子现在还小,但多了解点,也好早做准备。听了很多常老师(泽)的观点,觉得都很有道理,借鉴了!支持!
     杨柳青了:“常老师在线”栏目不错啊!可以帮助我们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卧底潜入打假:在一中这样的名校里,房老师平时的工作一定也很忙,还能抽出时间来参加常老师在线,为我们家长解疑释惑,真的很感谢。
     ziyouyu1979:“常老师在线”的名师真的都很重量级哦,还这么敬业,乐于奉献,真心感谢你们! 
     化龙巷99:谢谢老师,从你简洁明了的回复中能感觉到你是一位业务能力高的老师,真希望孩子以后有机会能成为您的学生。谢谢老师! 
     “常老师”活动心得
     杨文娟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致力于分享教育、学生德育及家庭教育研究,著有或编著出版《教师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等5本专著。 
     有幸成为“常老师”,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在常老师在线交流的主题并非是教学的,而是教育的。因为在我看来,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一小方面的内容,他们已经更加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困惑时常困扰他们,所以,借“常老师在线”,有机会与家长就孩子的习惯养成聊聊,我认为很有价值。
     这样的交流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生成性。网友会提什么问题?在所确定的交流主题中又会生成什么问题?作为“常老师”是不确知的。因此,针对网友们提出的各类问题,我们都要认真回复。这是一种考量,也是一种挑战。
     在我所主持的“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专题交流中,很多家长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有特殊性。这种与家长有机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难得。所以,我尽可能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给予合理的回复。
     “常老师在线”是一种教育主动走进百姓的创新举措,深得百姓喜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普通家长的需求,从而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是一种双赢。
     在交流中,我感觉到,很多家长还是非常理解常州教育的。他们非常希望有真正的专家为他们答疑解惑。市教育局开展的“常州公开课”和“名师免费导学”活动深得家长欢迎,但毕竟受名额等限制,而“常老师在线”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与专家“无缝对接”“亲密交流”,这是更开放的举措。教育,就需要这样的开放心态,开放举措,才能更贴近百姓,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金燕南 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天宁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少版小学音乐教科书分册主编,常州市金燕南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先后主持省级教科立项课题《小学音乐和谐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十二五省教科体卫艺重点课题《小学低龄段歌唱教学的实践研究》。多年来执著于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强调音乐学科教学需要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智慧。 
    

     参加这个团队是我主动提出来的,作为一名区教研员,我的工作本来就很忙、很琐碎,但看了“常老师在线”的详细构想之后我很喜欢,觉得假如参与进去于己于人都是有益的。
     常州化龙巷是我们常州网民最大的汇聚之地,我当时的心态就是,希望跟更多的家长接触。教育人不能过于教育本位,很多时候需要了解和接触家庭的反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如果同时又能给家长一些专业方面的建议,我会觉得很快乐。
     现在的潮流是大部分孩子都在学一门所谓“特长”。一些家长的从众心理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惶恐导致更多的家长不淡定,好在有更多部分家长的定位还是很好的,他们都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艺术修养,并不为了成名成家。于是家长们就出现了音乐兴趣特长选择上的随意性。
     参加线上活动感受最深的是家长的那种急迫和茫然。一类家长看到孩子说喜欢什么乐器,立马就去付诸行动,买乐器报兴趣班。没有冷静考虑孩童时期的兴趣实际上很少是能够有长久持续性的。学什么都是需要一定的坚持的,在坚持过程中更需要家长一路陪伴。但陪伴又不是包办和(下转第3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