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 脚踏大地 在思考中前行 执着的践行者清醒的追梦人
名师有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0期 总第4624期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0期  下一期
在思考中前行
来源:扬中市实验小学 作者:何菊芳 发布日期:2013-05-21 11:21:02

     何菊芳 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镇江市骨干教师,扬中市学科带头人。一直在扬中实小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至今已有27年。多次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获扬中市一等奖;至今撰写了70多篇论文,10多篇发表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其余在省、市级获奖。被扬中市政府记三等功1次,被授予“扬中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连续多次获扬中市人事局嘉奖。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要说:“教学需实践、思考、总结,再实践、再思考、再总结……不断思考,方能前行!”作为职业教师的我们,面对的对象有两个:教材、学生。所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务必坚持两点:一是吃透教材,二是吃透学生。我的教学成长之路也离不开对这两点的思考。
     磨合期思考:把书本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东西
     1986年,年仅17岁的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美好的憧憬来到扬中实小。可当面对人生的第一节课——《“1”的认识》时,我心慌了,要用整整一节课教学生来认识数字1,这一节课究竟要讲些什么,我真的心中没底,所以每天研读教材、翻阅教参成为我的必修课。这样忙忙碌碌地充实着每一节课,总算度过了一年。一年后,学校调进了一位优秀教师——黄振和老师。偶然间,我在他宿舍的墙壁上看到一张表,我很好奇,便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发现是一张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罗列表,分12个学期,每个学期的知识点一目了然。我问他为什么要弄这张表。他说,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学习中的地位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给正需要熟悉教材的我指了一条明路。于是我到阅览室借来6个年级12册教材和教参,也列出一张知识点的分布表,然后对照教材、教参,熟悉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了解每个知识点间的前后联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让我有幸在8年的时间里把12册教材都教过一遍。基本每天都处于面临新知识点教学的我,必须思考怎么让自己懂得的知识让学生也懂得。所以,熟悉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和熟悉学生年龄特点、掌握学生个性特点是我这段时期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从第三年开始,公开课和竞赛课的磨砺加快了我的专业化成长,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推翻,一次次的提炼,一次次的思考,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经验成为我今后从教之路上的一盏盏明灯,一路引导我不断成长。
     整合期思考: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996年,我走上了数学教导的工作岗位,这既是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一种鞭策。我不仅要教好自己的课,还要指导全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听课多了,评课多了,学习的机会多了,反思的机会也多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时的我,如饥似渴地从案头、枕边随处可见的《教学革命》《教育原理》等教育专著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杂志中汲取营养。有了新鲜营养的补充,我似乎通透了教学规律,如怎样使用教材价值更大,哪些环节需要配合学习活动,课堂上如何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之后,我和整个实小的数学团队在各级各类的赛课中不断取得优良的成绩,我、王泳、卢敏等一批老师在省、市级赛课中纷纷获奖。把每一节课打磨成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雕细琢的精品课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其他教师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因为渡人的过程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我与实小数学团队的老师们一路前行,一路思考,不断向着“更好”迈进!
     当时新授课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认识到练习课的重要性,因此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放大教材习题的作用。虽说教材编排的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精心设计与审定的典型练习材料,但我们不能因为教材编写者已经给出了一幅比较完美的作品,教学时就满足于“搬用教材”。于是我思考:教材的习题资源有没有更好的用法?如何最大化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深入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对习题做出适度而有效的开发,“小题大做”,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力得到提升,数学素养得到培养……我实践着,思考着,总结着,围绕习题和练习课的文章撰写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精彩,就在这里绽放》《练习课的三重风景》《用好教科书里的习题》《也谈题尽其用》《解读习题空白,丰盈习题内涵》等论文陆续发表或获奖。一次,镇江市教研室来我校调研,一位领导听了我的《混合运算的练习》随堂课教学,课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训练很扎实,方法很灵活,思维很活跃。”
     融合期思考:数学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2010年的一天,我无意中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篇《数学会给孩子们留下什么》文章,文章中的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可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铭记在心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是啊,从2006年就连续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的我,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虽然学会了数学知识但不会思考,面对稍难一些的题目往往束手无策,这样下来,六年的数学学习究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又如何让数学精神使他们受益终身?于是,我又一次开始了思考。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说,“如今教师的使命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解答多少数学题,懂得多少法则、定理,而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和规则背后的东西,即方法的反思创新、策略的价值感悟和智慧的逐渐积累。”这就是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我想要达到的教学高度,华老师的话让我找到了授课核心智慧所在。带着这样的思考和愿望,我不断摸索着、实践着,之后我写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植树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谈》一文,并再次获奖。
     在思考中感悟,于思考中前行!这也许是我教师成长之路上核心经验的总结,也是我未来教学之路上将继续秉承的法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