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教学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巧用多媒体进行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0期 总第4624期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0期  下一期
多媒体辅助教学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来源: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作者:陈芳芳 发布日期:2013-05-21 16:03:08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多媒体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创设课文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丰富了语文原有的教学手段,还拓宽了教学的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使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一、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兴趣是小学生投入学习的驱动力。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的、线性的课堂接收过程。教师要善于通过模拟生活情景,把课堂模拟成各种场所,创设对应的情景,构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育信息的传输过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参与情绪高,学习效果就好。由兴趣诱发的积极性和习惯可辐射、迁移,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发展。
     如学习口语交际《学会求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遇到意外事件时学会求救的重要性,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在上课伊始创设情境:漆黑的夜空中传来一阵急促刺耳的响声(声音由远而近),老师营造紧张气氛:“这是什么声音?这么晚了,会发生什么事?”课堂里鸦雀无声,学生瞪大了双眼,神情紧张,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屏幕,似乎都想从屏幕中寻找答案。接着,展示一段火灾录像:熊熊大火照亮了整个夜空(画面模糊至清晰),教师描述:“不好,小区的居民楼着火了,怎么办呢?”场面的紧急,教师语言的渲染,使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教室成了火灾的现场,孩子则成了受灾的人群,交头接耳,群情鼎沸,显然个个都在为这场灾难急救出谋划策。如此情境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媒体形象逼真、生动新颖的外部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了知识,习得一种在“危难之中”能够成功地自救或求救的本领。
     二、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传统的字词教学难免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低下,学生遗忘也很快。在教学二年级《识字4》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马儿在草原上奔驰的情景,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理解“奔驰”一词的含义;再出示汽车在公路上奔驰的画面,让学生边看图边用“奔驰”来说话。学生借助图画,把理解词语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指导书写课上,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所有生字词的书写动画,学生只要点击相应的链接,就能查到书写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的直接示范书写,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学生对运笔的起、行、收的全过程都看得清清楚楚,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解,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鲜明深刻的印象,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字义和字形,使写字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三、遥远的场景描写变得近在眼前
     课文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速度,缩短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如《大江保卫战》讲述的是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可是文中事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很远,学生很难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于是,一上课,我就运用录像片段,展示洪水泛滥的场面,把洪水肆虐破坏田地、房屋等景象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置身其中,进入“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的境地,从而充分感受到洪水的势不可挡,体会到保卫大江刻不容缓,为下文理解人物品格奠定基础。
     四、静止的文字叙述变得充满情感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体验,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全面的情感因素,把累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的传播有机结合,让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情感成为我们教学的着力点。
     如苏教版二年级《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一首语言鲜活,极富情趣的优美小诗,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对大自然深深的爱。课上,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语文教学环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感悟文本,进而分享诗人热爱自然,驰骋想象的情趣。制作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小雨滴在绿叶上轻轻滚动的画面,让学生欣赏着画面想象自己也是小雨滴。学生在读读、赏赏、想想、再读读的过程中体会变成小雨滴的快乐;课前拍摄一段“小鱼水中游”的精彩录像唤起学生情趣,让学生像录像中的小鱼一样在“水”中尽情游玩,引导学生在读读、玩玩、再读读的过程中分享着变成小鱼的快乐;夏天的夜空是迷人的,我又创作了“繁星点点,新月当空”的优美动画,使学生沉浸其中。学生在丰富的想象和一次次的朗读中情感得到升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如果说《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赞美大自然的优美小诗,那么《天安门广场》则是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内容显得相对枯燥一些。如何让这些较为生硬的文字在学生眼里变得丰满起来?如何让学生在文中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的爱?针对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一特点,课前我利用网络搜集了许多天安门广场的资料图片,以及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像,用多媒体技术做成短片。伴着激昂的音乐,赏着眼前的画面,孩子们仿佛真的看到了渴望已久的首都北京,看到了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使情感教育落到了实处。
     五、多元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具个性色彩
     多媒体带来了高效率阅读方式,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学生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精心挑选所需语文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使自己的阅读超越时空,变得绚丽多彩,更具个性色彩。首先,一人一机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其次,丰富的资源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基础;再者,交互的界面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保障。
     比如,我在教学《黄山奇松》第一课时,在初读环节,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如果不认识或者把握不准就点击米老鼠,这一只只可爱的卡通动物立刻会告诉学生正确读音。在巩固复习的环节,让学生进入“超级抢答赛”版面,从“易、中、难”三项中根据自己的学情“我选我的”。游戏化的形式、紧张的氛围充满了挑战,也使得学生玩得快乐,学得扎实。这种利用多媒体“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妙趣横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灵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