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网络 巧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育生态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3期 总第4675期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3期  下一期
浅谈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网络
来源:丰县范楼镇范楼小学 作者:李文甜 发布日期:2013-09-03 10:33:00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一、借助网络,开阔视野,补充丰富的学习资料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扩大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借助网络的共享性、交互性把网络引进阅读教学中,无疑是对以上的培养目标迈进了一步。
     通过网络,学生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还可以在网上与老师、同学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启示和帮助。如:《秦兵马俑》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歌颂之情。但是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朝的雕塑,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让大家在班队活动课上进行秦兵马俑知识的交流,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秦兵马俑的知识。当学生点击了《秦兵马俑》网站时,网页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形态的秦兵马俑形态逼真、刻画精致、个性鲜明的宏伟场景,大家都睁大了眼睛,惊叹不已。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那么多不同形态的秦兵马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情感机制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由于多媒体可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如,我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自然点题后,先播放了“九寨沟景区”的光盘片段,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动感强的画面,使学生仿佛来到了那美丽的童话世界,亲眼目睹了九寨沟迷人的景色,由此引出了《九寨沟》的学习,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很快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紧接着要求学生读课文,并配以轻柔的音乐。看着静谧的画面,听着轻柔的音乐,学生很自然地读得声情并茂。在揭示文章重点时,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重点展现“雪峰、湖泊、飞瀑”等,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学生的语言创造性思维得出的结论作小结,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情感机制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三、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是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基础。小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他们不敢大胆地去尝试别的想法,也不知道怎么去尝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多媒体网络能提供事物多方位、多角度、多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它可组合性、可扩充性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是一致的。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关于我抱母亲入睡这一自然段,我先配乐朗读,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事先制作好的两幅图片:一幅是母亲背着妹妹挑着担子的画面,一幅是我抱母亲入睡的画面。由此引导学生,当你看到这两幅图的时候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妈妈说,请写在插图的旁边。学生写话的同时,我适时播放了歌曲《母亲》,交流时学生有的含着眼泪说:妈妈我爱你;有的说:妈妈您辛苦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活学习中将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