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教学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5期 总第4792期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5期  下一期
策略教学的教学策略
来源:金坛市河头小学 作者:周群 发布日期:2014-04-08 13:42: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新呈现的教学内容,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形成学习方法,内化数学思想等教学价值。那么,如何加强教师对“策略”这一概念认识的清晰化?如何使“策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并内化?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以下策略:
  一、“模糊到清晰”——“策略”认识在教学进程中的转变
  刚接触新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时,对“策略”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需走出这些认识误区:
  1.把策略看作一种负担
  由于教材提供的例题难度不大,所以学生不愿意经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过程,策略的多样性和优越性很难体现。再加上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和体验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时,例如列表、画示意图等,必然要花费很多教学时间,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容量小,效果不佳。
  2.把策略当作应用题例题进行教学
  教者与学生往往习惯于对某个例题进行分析整理掌握,缺乏对这一类型问题所提炼出的策略进行反思、总结与内化,亦不能将该策略融会贯通在同类实际问题中。
  3.孤立地看待策略,缺乏沟通
  将“教策略”替代“用策略”是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常犯的一个错误,部分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会了吗?”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却没有追加“你用了吗?”“你用了什么策略?”“是怎么用的?”等反思性问题。同时,策略与策略之间也缺乏联系与沟通,不能做到比较与择优,亦不能灵活随机地应用有关策略。
  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可理解为解决问题时的计策与谋略,它区别于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无法通过传递习得,也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它是在方法的实施中获得感悟,并广泛适用于解决问题的某种思维方式。
  二、“外力加内需”——“策略”需求在具体情境中产生
  在日常的教学中,遇到思路比较难理清或关系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积累的各种策略,协助学生理清信息,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实,教师的这种指导学生学习的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们会感受到,当抽象思维在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可以借助“化抽象为形象”的办法来解决。于是,便自然产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原动力。
  有了原动力,还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策略?用什么策略?怎么用策略?要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寻求相应策略的需求。作为教者来说,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步入策略化解决问题的一条必经之路。
  1.创设的情景具有新颖性
  苏教版教材副主审沈重予老师说:“新颖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与策略的形成密切相关。策略在解决新颖的问题时最能体现价值,并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例如五年级教学“逆向推理”策略时,教师用下面一段对话导出新课:“你们想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给个提示:我今年的年龄加上50,再减去30,最后乘2整整100岁。谁知道老师今年多大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是一个学生从未见过,既感兴趣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学生生成“倒过来推理”的欲望,教师只要顺水推舟,就能水到渠成了。
  2.创设的情境具生活化
  例如教学“一一列举”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公园里工人师傅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的景点,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再如在教学“列表整理”时采用几个人物出场,在他们之间展开对话的方式呈现信息,或采用生活口语中常见的叙述方式来叙述题意;还有客人来访“倒水”的情境、“掷飞镖”的情境等等,这些贴近生活常态的信息呈现方式,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可以激活学生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经验,产生寻求策略的需求。
  3.创设的情境能触动学习内需力
  例如四年级教学“列表整理”时,如果生活中的信息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就谈不上需要“收集和整理”了,因此,我们提供的情境应减少一些对信息的刻意加工,还原为生活常态的凌乱,让学生面对自然呈现的信息产生整理清楚、恰当筛选的需求。再如教学“画图整理信息”时,教材提供了“修建花圃时,长和面积发生变化,要求原有面积”的情境,让学生在读题后产生不画图无法理解题意的感受,学生自然形成画图的欲望。教学中我们可选用教材所呈现的素材,亦可选择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策略的内驱力。
  三、“被动到主动”——“策略”价值在解决问题中提升
  学生最初学习“策略”,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往往不能将“应用策略”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策略的价值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体会策略给解决问题带来的优越性,它需要经历一个自主探究、比较择优、反复应用、反思总结的过程。因此,教者需要积极引导,不断提升“策略”的价值。
  1.让“策略”在探究中提升价值
  在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才可以充分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并使形成过程建构为策略内化于学生头脑中,要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参与,就需要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为前提。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管学生最先想到的是怎样整理,采用何种策略,即使策略不够优秀、不够完整,它同样可以构成内化、优化策略的基础。同时,经历这样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对每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发现、探索并应用策略的意识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运用策略搜寻问题解决途径的时间和空间。
  2.让“策略”在比较中提升价值
  策略的优越性往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比较突显出来,其中包括:有没有采用策略的比较,采用了何种策略的比较以及采用同一策略的不同形式的比较等。例如五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采用一一列举的策略与选择用摆小棒的策略相比较具有不重复、不遗漏的优点,体现了不同的策略择优的过程。再如在一一列举中表格列举是主要方法,但是文字、字母、算式列举也常常用到,学生们就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同一策略的不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让学生选择最方便简洁的策略。
  3.让“策略”在反思中提升价值
  策略真正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并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定会经历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内化的过程。例如在学生基本掌握“逆向推理”策略的基础上,安排在例题后面的“练一练”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许多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 25×2+1=51。”通过验证,学生发现自己虽然用了“逆向推理”,但结论还是错误的。教者通过抓“一半还多1张”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2-1=25,再逆向推理出结论:(25+1)×2=52。到这里,教学活动并没有结束,教者应该体会到,这一道题的价值远远不是得出一个得数或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回顾反思使用策略的全过程,提炼出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方法。
  4.让“策略”在拓展中提升价值
  新教材的编排非常注重在每一项策略巩固联系后,安排一些提升策略的拓展类的练习,如四年级“归一归总”、五年级“扑克牌位置变化过程”等,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体现学习策略的价值和必要性。
  四、“有形到无形”——“策略”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内化
  观察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单元教学一个新的策略后,均配套一些相关的练习,起始练习一般会明确要求使用所学的策略,而后续的练习特别是综合练习并没有强调这一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作用有三:一是由学生自动产生运用策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让策略的应用从外界的指令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要搞一刀切,要主动寻求适合题目、适应自己、具有个性化的策略;三是在熟练应用某一策略后,引导学生将策略的应用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从外显的策略形式转化为策略化解决问题,使知识技能向能力发展逐步积累。总之,我们不能让策略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而应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思维习惯。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只有通过方法的调剂,知识才能软化,才能脱去僵硬的外衣,而变得有生命力;也只有通过思想的内化,才能使方法转化为伴随学生终生的谋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