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讯通”增进家校交流探析 长文短教的教学尝试与思考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9期 总第4830期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9期  下一期
长文短教的教学尝试与思考
来源:宝应县氾水镇石桥小学 作者:陈玉山 发布日期:2014-05-30 13:42:42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些课文篇幅较长,而学生年龄又小,接受能力有限,教学这类课文往往难度较大。如果逐段讲来,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效果不佳。如果不这样,又觉得好像没有讲深讲透,学生也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云。怎样将长课文教好,便于学生接受呢?我认为应该采取“长文短教”策略。近年来,本人在教学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选准切入口,从疑惑处突破
        只有选好切入口,才会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让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流畅,生机盎然。
        1.从结尾处切入
        好的文章结尾处往往画龙点睛,耐人寻味。从结尾处切入,往往会令学生耳目一新。比如我在教学《船长》一课时,从结尾“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开始设问:“谁来告诉大家‘职守’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忠于职守’?作为一名船长,哈尔威是怎样忠于职守的呢?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读书更认真、更细致、更投入,不时地圈点勾画。以这一问题的理解为线索,导向哈尔威船长在客轮遇险后指挥救人的所作所为,进而全面认识他的“忠于职守”,可以说是有高屋建瓴之势,下面的教学就顺流而下,水到渠成了。
        2.从中间切入
        如我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既不从头讲起,也不从结尾切入,而是选择从中间切入,找一个支点。我尝试采用“削枝强干,长文短教”的方法,没有支离破碎地分析,没有喋喋不休地串讲,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即“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怎么最后却两手空空”来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这样就能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
        3.从教学重点切入
        首先,我们要吃透文本,准确把握住教材的主旨,即教学重点,然后,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教学。就《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来说,多次研读文本后,我觉得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以叙事和直接抒情两种方式,表现刘老师的可贵精神,抒发对老师的感激和思念。教学中,我采用了直扑中心,抓住重点,辐射全文的方法,使长文变短。这是一种变序教学,不仅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巧妙地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舍得放弃,从紧要处突破
        每篇文章都可以说是语文的全息图像,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到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无所不涉。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通过一篇文章把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教给学生,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就要舍得放弃,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结合该文本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要紧处突破。如我在教学《爱之链》时,当时的环境描写我先不讲,只让学生自读,理解其铺垫作用即可。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重点指导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上,紧紧围绕“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这一问题来具体展开。先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根据动作想象当时修车的困难,再深入到每句话,说说透过语言文字读懂些什么,仿佛看到些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品味,体会人物的品质。在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以后,让学生再默读第二、三、五至八自然段,找找还有哪些细节描写也能反映出乔依的为人。课文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老妇人与乔依的夫人之间,在学习第九至十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仿照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进行自学。这样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集中问题,从疑难处突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就像路标一样,指引着学生的思考方向,让他们迅速抵达目的地。在教学篇幅较长的课文前,我都会布置学生事先预习,每个学生至少提出两个问题,我把收集上来的问题集中梳理,整理出带有共性的、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和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上课时只讲这样几个问题,由于是学生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更为关注,学习效果极佳。如我在教学《夹竹桃》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为这样两个:一是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是写夹竹桃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否偏离了主题呢?二是作者为什么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这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介绍十四种花的目的是为了对比映衬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这一特点,二是作者写月光下的夹竹桃,是因为它能引起作者的许多幻想。抓住了这两个问题就把握了全文的重点,学生讨论充分,理解透彻。
        四、紧扣主旨,从课后思考题突破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部分课文后的思考题就是围绕文章的重难点提出的。因此,我常常抓住课文后的思考题来进行教学方向的确定,紧扣主旨,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内容,领悟情感。比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中,课文后的第一思考题是:“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抄一抄再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在学生弄清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把天游峰“高”与“险”的特点表现出来后,我再让学生去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目的是为了衬托出扫路老人的自强不息、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学生完成了第一个思考练习后,再来研讨课文后的第二个思考题:“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抓住描写扫路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有关语句便很快抓住了文章的重点,真正地感受到一位自强不息、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形象。最后,请几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至十二自然段,让学生再整体、有序、全面地走近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以上四种方法只是笔者的一些教学尝试,长文短教的方法和途径一定还有很多。总之,要实现长文短教,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准确解读《课标》中“整体把握”的要求,而后寻求实践突破。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灵活切入,导而有法,才能实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