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化发展———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实践探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2期 总第4892期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2期  下一期
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化发展———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来源:大丰市西团中心小学 作者:陈勇 发布日期:2014-09-03 14:30:19

       随着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步登堂入室,它不仅在校园内打造了一道亮丽的教学风景线,而且为各类课程教学注入了无限的活力,提供了先进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以为,任何科技产品都是双刃剑,要客观辩证地对待,既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当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使用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各科教学活动。那么,如何才能灵活巧妙地做到这一点呢?本文立足小学语文信息教学实践的角度,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简要论述。
       一、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它以声、形、光、色等多种表现手段,直观形象地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学习环境,通过直接刺激眼耳等感官进而综合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使得他们在耳闻目睹和身临其境之中享受其美、感受其情、促发其行,在激发兴趣、激活状态的同时能够事半功倍地提升教学质效。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为例,为了营造学生的学习心境,增强文本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下载的教学软件在课堂上适时播放,顿时,那“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眼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所传递出来的万分危急势头,那“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所成就的奋不顾身之势,犹如排山倒海般扑面而至,令人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从学生当时的表情和许多读后感来看,他们的确从多媒体画面和教材语言中读懂了“气壮山河”“英勇无畏”“铮铮铁汉”“舍生忘死”的意义。如果还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无论教师的语言描述多么精彩,教学技艺多么高超,要想达到如此热烈的多媒体教学状态是绝对不可能的。
       二、启迪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在明确“学生主体论”教学关系的同时,强调实现以能力为核心追求的“三维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予以辅助,会极大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多年前,笔者在教学“劳动”这一词意时,由于它是一个非常抽象化的文字概念,无论教者怎么举例讲解,低年级小学生要么似懂非懂,要么机械式接受,最后只能寄希望于他们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而自行消化。然而,有了多媒体的友好加盟和有力支撑,执教者可以直观演示丰富多彩的“劳动”画面,引导小学生从中描述“摘苹果”“剪葡萄”“收割稻麦”“牧羊喂猪”等都是一种劳动;继而再根据模拟或实录画面,让他们练习语句的组织、表达和扩容能力。再如多媒体技术能帮助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笔者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对友人的“把酒饯行图”“江边惜别图”“水天相接图”和“怅然若失图”,接着让学生面对这几幅画面结合生活体验,分别用一段话语表达出来,从而用心体会李白送别时的内心起伏,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的提升。
       三、张扬个性,增强发展信念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则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角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们要眼睛勤看、耳朵勤听、嘴巴勤说、双手勤动和大脑勤想,从而引导和推动他们在“五勤”之中逐步加大综合实践力度,在综合实践之中不断张扬学习个性,在张扬个性之中切实增强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信念,从而快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变化。而多媒体技术手段则完全能够成为这一过程中的“促进派和重要帮手”。例如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文本,并以学习小组为单元讨论变色龙的“外形特点”“眼睛特点和捕食速度”“变色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对着多媒体中的“模特”尝试着画出变色龙那“非常6+7”的独特外貌,随后再分组交流“我笔下的变色龙”绘画结果;接着对照多媒体出示的动画课件,请学生从中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变色龙的“独特造型”“捕食经过”和“变化多端”;最后让学生把文中描述变色龙上述情形的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通过“以画促读”和“以话促读”的形式,引导小学生完成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增强审美体验的教学目标,从而在自我发现和手脑并用之中,在分组合作和相互促进之中,既有效张扬了语文学习的个性,又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学习信念。
       四、增进审美,加强思想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活动具有语言美、情境美和情感美的基本特征。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体验度不够,这种内在美的有效挖掘和显现是十分关键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所依赖的除了“一张嘴”之外就是简单的教学挂图,这样的教学效果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目前,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生动、声像一体的特征,为语文教学的审美体验和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支撑。如在教学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笔者在律诗教学之前,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和中午间隙,通过多媒体技术设备连续播放了好多部描绘万里长征的影视片和歌曲,这既激发了小学生的革命历史情感,又能让他们在学习之前对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有了一定的历史认知。待到教学之时,再借助多媒体显示出来的革命历史画面,让他们在简述内容后,通过阅读表达情感,从而让小学生能够较好地体会到万里长征之“艰难”而红军“只等闲”的鲜明对比,从中深刻感悟到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观赏中接受相应的审美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五、求同存异,促进自主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化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趣味、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努力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逐步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课程情感。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积极开展语文课程的“鱼渔教学”,为直通创新能力培养之门奠基铺路。教师对小学生的独特思维要本着宽容保护的教学心态予以珍视和“激励、唤醒、鼓舞”,为创新思维的破土而出和发酵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环境,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创新能力推波助澜。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强调现代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却无意于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全盘否定。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把传统积淀成分与现代科技元素进行有机融合,那势必会收获锦上添花之效果。以上所说,就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同样存在自身的缺憾与不足。因此教师在使用上要努力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否则就容易陷入东施效颦、弄巧成拙的境地,甚或有着适得其反之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