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难点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叶先进老师《大气环流(第一课时)》教学评析 浅谈教师科学课堂教学的引导方法
学科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4期 总第4909期 2014年09月3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4期  下一期
浅谈教师科学课堂教学的引导方法
来源: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 作者:刘莉 发布日期:2014-10-08 15:26:04

       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变“要学会”为“要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在学习时具有“自主能力”和“主动精神”。在学讲计划实施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如下初探。
       一、引导学生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发现过程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要结合知识教学,以知识本身的魅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自行探索,从而使学生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发现过程,充分享受发现与创造的喜悦。
       如在《摩擦力》一课中,我改变了教材中分步骤进行实验的要求,把所有的实验材料摆在桌上,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来研究物体摩擦力大小的变化以及分析变化的原因。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探究情绪高涨,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
       《物体在水中》一课的第一部分是先引导学生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从而使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上课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沉浸于分组实验验证的猜想之中。实在不忍心打扰他们,我便站在一旁欣赏他们的发现。
       生1:杯子里装满了水,我把一个回形针放进杯里,水都没有流出来。
       生2:我放两个,水也没有流出来,你们猜猜看,最多能放多少回形针?
       学生燃起了探究的热情,我再从旁加以引导,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起来,轻轻地把回形针放进水里,边放边数,1个、2个、3个……一直放了54个回形针,水才开始往外溢,实际放的数目竟与猜想的数目差距这么大。
       师: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1:没想到能放这么多。
       生2:我没敢多猜,实际放的比我猜的多了46个。
       生3:这个实验太有趣了,我还想试试。
       ……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收获,兴趣浓厚,这给了我很多启示。
       三、引导学生把科学学习向课后探究延伸
       科学学习是一个充满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科学课不应以下课作为教学的终点,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没研究的问题或者新发现的问题走出科学课堂,使学生在后续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增长探究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
       下面是研究《心跳频率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研究了心跳频率与运动和呼吸有关,你还想知道心跳频率与什么因素有关吗?打算怎样去研究?
       生:我想研究的问题是心跳频率是否与性别有关,我想与张强、李丽和王芳一起研究,都研究平静时的心跳,然后再分析。
       生:我想研究心跳频率是否与人的身高有关。
       生:我想研究心跳频率是否与年龄有关,我10岁,同桌11岁,年龄相差不大,回家后,我打算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
       生:我想研究心跳频率是否与人的健康状况有关。
       ……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进行研究,有了结果告诉老师,让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出科学课堂,进行有意义的后续探究,使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实现了课内外科学探究的有机结合。
       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总结
       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课程进行到了尾声,这时请“小老师”用简洁的语言对本课进行总结,第一位“小老师”边总结边在黑板上写下了精彩的板书。待他写完后,又一个学生走到黑板前,用两个简图直观形象地表现了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个星球的位置关系,以及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发生的原因。随即,又有“小老师”举起手要求发言,黑板上密密麻麻地留下了他们智慧的结晶。
       学生自主进行课堂总结,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互帮、互补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不是很和谐融洽吗?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认识,不断激起新旧思维之间的矛盾和认知冲突,运用或改变原有认识,构建新知识,发展新的科学概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