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使用QQ群的实践研究 每\课\有\故\事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5期 总第4914期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5期  下一期
每\课\有\故\事
来源:海门市实验小学 作者:王建生 发布日期:2014-10-21 16:07:50

       每课有故事,是指教者对每课的教学内容能上出自己的见解,或创设一个兴趣盎然的动人情境,或提出一个凸现内容本质的问题,或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一个知识点就像一个动人的故事,虽然不能保证每一句话都有新意,每一道题都讲得新奇,但教师要尽可能让每节课都有自己的主张,能体现出自己作为一名学科课任老师的专业性,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言犹未尽。
       让学生享受一滴水的甘露,教师应该拥有一杯水、一桶水,乃至一条汩汩流淌的清澈小溪,这样,每天的故事才有用之不竭的素材。从许多名师成长的足迹,许多伟人成功的故事中,我们能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教师是播种者,教师是引路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学生越来越聪明,相当多的学习内容,教师没有“教”之前他们就已经会了。他们或通过家长先教,或通过自学课本,或通过课外辅导,在走进教室前,已经对有关的学习内容知道、了解得比较多,许多题已经“会”做了。于是有人说,小学里的许多内容,特别是一二年级的数学,老师不用教,学生也会。
       面对这样的“会”,我们该怎么理解呢?是不是真的不用教了呢?我的理解是: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会”,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我们在上面任意涂鸦。要画出美丽的风景,我们应该看到画中已有底色;其次我们应该看“轻”这样的“会”,这样的“会”常常是肤浅的、显性的,如果把要学习的内容看作一座冰山,那么这样的“会”也仅仅只能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更多水面以下的部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是不会的;再次,也是最重要的,读懂这样的“会”,真正把握所学内容的本质,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教”时刻做好准备,真正体现“教”是因为需要教。我们不能保证每一道题都能教出新意,但应该做到每一节课尽可能给学生留下与他已经知道的不一样的感受,是一段未曾有过的生命旅程,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上数学课的必要,才能每一天都对上数学课保持一种期待,因为人天生是爱学习,愿意接受挑战的。
       教学时我们要依据教材,相信教师用书,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中的每道例题,常常有多个思考的角度,教材中呈现的很多情况只是其中的部分;教材中比例题更多的是习题,每道习题也常有多种功能,教师用书上说明的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部分功能,且很多时候局限于显性的知识、能力。我们不但应该关注原有的双基目标,更应该用“四基”的眼光来审视;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的学生是独一无二的,是充满无限创造潜能的“精灵”,只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对象编故事、讲故事,讲出属于我们班级的独特故事,这样的故事才能让“上课”成为期待。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是编者们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共性理解。在课堂实践中,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共性的理解如何演绎,更多的是要我们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和班级实际,演绎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精彩。
       教师读出自己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期待,期待上课时能分享教师的智慧,而这样的智慧是教材中没有或不全有,自己又不曾知道的未知世界,是能满足学生好奇的天性的;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期待,期待自己的理解到底正确不正确,正确的程度又如何?是不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对今后的教学又有哪些启发?那么,这样就形成了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不但教学相长,同时也是自我与他人相长,日常的反思、改进也有了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