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学江苏•家长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67期  总第5644期  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67期  下一期
懂事的孩子最省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08-31 14:14:41

丫丫妈妈:
孩子马上升初中了,还是整天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在校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在家也是吵吵闹闹,从来不让我们省心。我想让孩子懂事一点,所以常常教育她,但这半年来,我发现她离我越来越远,也不和我亲近了。请问是我错了吗?

 

张中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大部分父母的心目中,懂事几乎就是好孩子的代名词,他们希望孩子从小就听话、懂事,长大后学有所成,健康快乐。但孩子的心智成熟是循序渐进的,只有遵照孩子的成长规律,科学智慧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心理学认为,人类孩童时代的情感和情商发展必然是建立在“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孩子只有充分体验和拥有了高自尊和安全感之后,才会由己及人,用同理心去关注和理解身边人的感受和情绪。这是一个由内而外自然呈现的过程,而不是只凭家长说教就能达成的目标。
 

如果家长忽视这一成长规律,一味教育孩子要听话、懂事,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长期压抑易造成孩子情绪崩溃,不出问题则已,一出就是大问题;容易让孩子变成两面派,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导致孩子在各种“优秀”标签之下丧失自我。


那么,面对“不懂事”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作为孩子最初也是一生的导师,父母应以身作则,孩子身上的优良品质和习惯大多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其实是正常的,父母不要用“懂事”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谁也没有规定不懂事的孩子将来一定没有出息,一定不会知恩图报。孩子心中健康而积极的能量,是出于对父母为人和格局的敬佩,是对父母处事方式的认同,是对父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感激。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积极培养其兴趣爱好,让知识与智慧丰盈孩子的大脑,而不是通过压抑和压制的方式让孩子变得“懂事”,甚至让孩子牺牲自己的正常需求或理想去顺从或讨好父母。相信这也并不是为人父母希望看到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