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河南特别报道•河南小作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77期  总第5707期  2019年02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77期  下一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四(2)班 王竞宇 发布日期:2019-02-18 16:11:17

2018年9月1日,是我们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八点十分的《开学第一课》。终于,欢快的音乐声中,节目开始了。
 

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眼睛”“小光头”和“大鼻涕”,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令我敬佩,“大眼睛”和“小光头”认真地盯着黑板学习,“大鼻涕”朗读课文的时候也一点不马虎;还有的小学生,为了过河上学,行走在一座用几根竹子搭成的简易桥上;有些男孩,为了不弄湿课本,不惜用自己的衣服包着课本去上学。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阻止不了他们一心求知的路,他们对知识如此渴望,令人感动。
 

一位教授作了精彩的演讲。教授说,上学时,有一次,他的物理和数学只考了三十九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刻苦努力,最终考上了自己向往的大学。教授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唯有坚守、坚持、永不言弃,才能实现梦想。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收获了许多,明白了每个成功者背后,都有着努力拼搏的毅力。同时,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去努力学习,勇于逐梦。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发愤图强,做祖国的栋梁,不辜负年少最美好的时光。
 

点评:能在青春年少时立志不负好时光,对学生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成长。对2018年9月引起各种话题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成年人用自己惯有的思维模式去评判,但可爱的学生却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这才是最值得称道的。


指导教师:冯进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