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高卧东山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02-24 20:22:01 |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在古代名臣之中,谢安堪称是备受文人推崇、仰慕、向往的一位,代代不绝地成为文人吟咏、评说的话题,连诗仙李白都是他的头号迷弟。他是东晋第一名士,魏晋风度的标杆,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成语典故,比如“高卧东山”。
【成语故事】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他的父亲谢裒在永嘉之乱时跟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之后官至吏部尚书,为谢氏世家奠定了基础。谢安是个集“实力派”与“偶像派”于一身的人物,既有实实在在的能力,也有发乎天然的独特魅力,小时候就“风神秀彻”。他四岁时,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这孩子风采神态清秀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东晋初年名士王承)差。”他在童年时,便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工于行书。
谢安少年时,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誉扬和器重,“少有重名”,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但谢安可是“爱生活、爱自由”的谢安,他无意仕途,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朝廷最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左著作郎之职,都被他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后来,拒绝应召的谢安干脆隐居到浙江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门便捕鱼打猎,回屋就吟诗作文,兼教育谢氏子弟,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走起了文艺范。
当时的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督促逼迫,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征召他为尚书郎、琅玡王友,谢安一概推辞。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吏部郎,也被他写信拒绝。由于谢安屡召不至,御史中丞高崧戏说他:“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意指谢安有名又不出山,隐逸高蹈。
谢安前半生高卧东山,到四十余岁时,东晋危在旦夕,他才走出东山,临危受命当了宰相,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击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这便是另一个和他有关的成语——“东山再起”的故事了。
【成语解释】
高卧,高枕而卧,无忧无虑。东山,山名,东晋谢安曾隐居于此。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近义词】
东山高卧
【反义词】
东山再起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