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学江苏•探索发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1期  总第6006期  2021年05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1期  下一期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05-03 08:42:41

《永乐大典》是我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有“万书之书”之称,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然而,自明朝嘉靖年间重录《永乐大典》后,有关大典的记载就很少见了,特别是大典正本的下落更是扑朔迷离,成为“中国书籍史上的最大疑案”。

 

难逃流散厄运,副本散落海内外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还早300多年。大典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收书七八千种。有永乐正本和嘉靖副本之分。
 

《永乐大典》修成后,只抄录了一部,一直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后来,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迁都北京,大概就在这个时候,《永乐大典》随之运到北京,此后长期贮藏在宫城内的文楼。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发生火灾,火势危及文楼,幸亏抢救及时,《永乐大典》逃过一劫。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殊宝爱之”,火灾之后,他决定将《永乐大典》再抄一部,另外保存,“两处收藏,以备不虞”。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到隆庆元年(1567年),历经六年,《永乐大典》重录工作全部完成。
 

嘉靖副本先是存放在新落成的皇史宬,到清朝雍正年间,又移贮到天安门以南的翰林院。经过历史的风云变幻,副本屡遭劫难,或毁于战火,或被劫掠,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机构和个人手中,目前海内外存世仅800余卷、400册左右,仅剩下不到原书的4%。
 

而自副本重录之后,永乐正本在文献中几乎再难寻到相关记述,至今更是一卷也没有被发现。也就是说,《永乐大典》的正本失踪了!
 

中国书籍史最大疑案,正本下落成谜
 

《永乐大典》正本究竟在哪里?围绕永乐正本的下落之谜,世人有很多猜测。


其一,明末清初毁于南京文渊阁。据明人周应宾《旧京词林志》记载,隆庆初年,《永乐大典》副本录毕后,正本被运回南京皇宫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明清交替之际,南京所藏正本毁于战火。但占据南京的南明小朝廷系主动降清,明末南京宫中也没有焚毁记录。
 

其二,藏于皇史宬夹墙中。作为皇家档案库,皇史宬墙壁的厚度异乎寻常,甚至占建筑面积的64%,因而有人推测其中另有夹墙,存有《永乐大典》正本。不过,嘉靖副本录成后就入藏皇史宬,而正本被放置在同一个地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三,嘉庆年间失火毁于乾清宫中。理由是嘉庆二年曾发生过一场大火,将整个乾清宫几乎彻底毁灭。不过,古籍研究专家张忱石提出了不同意见:乾隆年间,曾将宫中藏书中的所有善本典籍集中在一起,编成《天禄琳琅书目》。假如《永乐大典》正本在乾清宫,怎么可能不编入《天禄琳琅书目》?


其四,万历年间被焚毁。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北京紫禁城大火,皇极、建极、中极三殿被焚。明末清初学者谈迁、方中履认为,《永乐大典》正本即毁于此次大火。
 

其五,明末焚毁于北京宫中。1644年,李自成战败后匆匆撤离北京,并烧毁皇宫,明代皇家200余年积聚的珍本秘籍几乎全部被焚。如果《永乐大典》正本存放于紫禁城内,应该也未能幸免。
 

其六,陪葬于嘉靖帝永陵。嘉靖帝非常喜爱《永乐大典》,常置一二帙于案头“按韵索览”。嘉靖帝驾崩后,葬礼刚刚完毕,隆庆皇帝就宣布《永乐大典》副本已经抄成,并重赏抄录的众臣。从此时起,正本便神秘地失踪了,所以才有“陪葬”之说。然而截至目前,尚未在明清史料中发现任何文字证据证明该说法。


近年来,关于《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影响最大的是陪葬说。然而,这一切猜想在打开永陵地宫之前只能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消失了几个世纪的《永乐大典》正本,也许还有更多未解的谜团,等待着人们去不断地探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