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被后世誉为“亚圣”。战国时期,他游说诸侯,试图在各国推行“仁政”。“五十步笑百步”就来源于他与梁惠王关于“仁政”的一次探讨。
战国中期,诸侯争霸,列国战争不断。频繁的战争导致人们颠沛流离,大批人口或迁徙或伤亡。还好这时没有国籍制度,也没有移民限制,人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理想的国度生活。一般哪个国家安定、富强,百姓们就迁到哪个国家生活。因此,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少成为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重要指标。各诸侯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魏国国君梁惠王也不例外。
梁惠王即位后,想重现战国初期魏国的霸主地位,于是连年征战,还把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赶到战场上打仗。但在治国方面,他却自认为是个贤君。河西发生灾荒,他就将那里的灾民安置到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西;河东发生灾荒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救助措施。他觉得在治理国家方面,自己比邻国君主用心多了,可是自己的百姓不见增多,邻国的百姓也没有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梁惠王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去请教孟子。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战争来比喻吧。战鼓敲响了,双方开始交战,两军兵刃相接,一些士兵却突然心生害怕,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士兵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士兵跑了五十步停下。跑了五十步的人,却嘲笑跑了一百步的贪生怕死,您觉得怎么样呢?
梁惠王气愤地说:那怎么行呢,这些人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而已,但同样是逃跑呀,有什么可骄傲的?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期望您国家的百姓比邻国增多啦。言外之意是梁惠王的“移民移粟”等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梁惠王不好意思地笑了,向孟子讨教该如何治理国家,使属地百姓人口增多。
孟子告诉梁惠王要施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让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百姓们安居乐业,既没有挨饿受冻之困,也没有生养死葬之忧,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成语解释】 作战时临阵逃跑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程度不同,实质却一样。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近 义 词】 半斤八两
【反 义 词】 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