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朝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如何现世的?作者张择端的身世到底如何?“清明”和“上河”的含义又是什么?
辗转流离,真迹现世
《清明上河图》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四次被收进皇宫,又一次次神秘失踪,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宋徽宗是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用他特有的瘦金体为此画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字,并盖上双龙小印。1127年,在靖康之变中,《清明上河图》被金兵掠走,离开皇宫,流落北方。到元朝时,被收入元朝皇宫,但因无人识其价值,在库房无人问津,后被装裱匠高价卖出,流落民间。
明朝时,《清明上河图》传奇般地多次易主后到了权倾朝野的宰相严嵩父子手中。后来,严嵩被弹劾,其家产充公,画卷被收入明朝皇宫。明万历年间,《清明上河图》落入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手里。冯保被抄家后,《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清乾隆年间,《清明上河图》再次露面,先由陆费墀收藏,后又被湖广总督毕沅购得。在毕沅获罪死后,《清明上河图》再一次被收入皇宫。清朝灭亡后,该画卷被末帝溥仪运出皇宫。
1951年,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清点文物时发现了《清明上河图》,随后这幅画卷被调往北京,经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鉴定,确认其为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就这样,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终于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身世之谜
关于作者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对此,专家学者观点不一,有的认为他是北宋人,有的认为他是南宋人,还有的认为他是金朝人。
认为张择端是南宋人的主要依据是,明晚期书画家董其昌在《容台集》中对《清明上河图》的推测:“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以及清朝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的记载:“《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繁盛也。”
认为张择端是金朝人的主要依据是,《清明上河图》最早的题跋出自金人之手,而且张择端的名字在两宋画院均不见著录。
然而,更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考证,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清明上河图》卷后金代张著题跋中,明言张择端的身份为“翰林”,并进一步指出,张择端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张择端是北宋人的观点最具说服力。
“清明”和“上河”含义之谜
有关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
一说“清明节”。持此观点的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
二说“清明坊”。持此观点的是已故学者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画的是秋景,不是清明节时期。而北宋东京城分为136坊,外城东郊区共有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三说“清明盛世”。持此观点的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的考证。他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认为扇子在北宋时有“便面”之用,不能据此认为画中为秋景。而对“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加,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有什么含义呢?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的认为是“逆水行舟”之意,有的认为是“上坟”之意,有的认为是“赶集上街”之意,还有的认为“上河”应该作专用名词解释即“御河”。
《清明上河图》是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它留下了诸多千古谜团,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能一一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