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月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途中经历了小象出生、大象离队,云南省西双版纳一群“离家出走”的野生亚洲象群从南到北一路“逛吃逛吃”,最终在人工干预下平安回归适宜栖息地,为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画下一个完美句点。
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大象是智商、情商都很高的动物,除了小象可能面临被老虎吃掉的情况,野生亚洲象在野外几乎没有天敌。随着中国保护力度的加大,目前国内野生亚洲象已增至300多头。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它们对活动范围的需求也在逐步扩大。
突发事件?种群扩散?
这场罕见的亚洲象长距离北移,注定是对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管理水平、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一次全方位重大考验。关于象群“出走”的原因,不少人认为和栖息地环境变化、食物减少有关。北师大课题组云南调研报告显示,西双版纳保护区森林保护良好,森林郁闭度明显增加,但郁闭度增加导致野芭蕉、粽叶芦等亚洲象主要食物逐步减少,保护良好的天然森林反而成为亚洲象的劣等栖息地。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亚洲象32年的郭贤明认为,亚洲象北迁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种群自然扩散,二是寻找新的栖息环境。从动物的本能和行为来判断,种群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外扩散,这是野生动物的天性。浙江大学教授方盛国介绍,在漫长的岁月里,亚洲象曾经遍布黄河流域至云贵高原的广袤土地,种群迁移扩散有助于大象寻找新的水源和居所,开展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中国速度保障人象平安
这群牵动人心的亚洲象群,去年年末从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出发往北走,今年3月中旬走到了普洱界内的宁洱县,之后继续北上,一路走走停停,于5月中旬抵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
不少专家担心,象群持续往北,远离适宜栖息地,一旦气温变冷或极端变化,可能危及象群安全,而象群的大范围扩张迁移,也会给保护工作、防止人象冲突带来困难。
“正是考虑到象群离开适宜栖息地后越往北移,对人、象风险越大,我们一路上都在努力让象群南返。”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介绍。4月中旬得知大象进入元江县后,他和云南省林草局有关负责人等迅速赶往元江县,紧急成立各级指挥部,开始实时对象群监测预警。国家林草局也很快派出专家组,蹲守云南开展工作。
为帮助象群顺利跨越元江干流,工作人员步行走完元江县境内76公里的元江河道,结合象群位置分析研究,最终选择让象群从老213国道元江老桥过江。其间,象群无数次偏移预计线路,但经各方不懈努力,奋战13天12夜后,象群终于从桥面上顺利跨过元江。至此,北移的15头亚洲象全部安全南返,沿途未造成人象伤亡。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浩浩荡荡的象群出走事件还吸引了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获得一片赞誉之声。美国NBC主持人在报道大象新闻时,欢乐得笑出声;日本媒体派出记者全程跟踪象群迁徙,并毫不吝啬地点赞中国在此次应急事件处置上的专业;更有外国网友留言:“大象也知道中国是个好国家。”
大象“回家”,是归途亦是起点。象来人让,人引象归,这是人类与野生动物的一次友好互动。大象,陆地上体积最大的野生动物,看起来温和却充满力量,它吸引来世界的目光,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在交流和互动中,我们仍需不断探索、持续前行。期待所有的“象”往之路,都是更美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