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一位悲剧式的民族英雄。他护卫着大明的蓟辽边关,多次击败后金(清)军的进犯,立下不世之功,却因敌人的反间计,背负卖国骂名被凌迟,结局悲惨。后人因此常将他与岳飞相提并论。
亲信偷偷葬忠魂
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皇帝听信谗言,以叛国罪将袁崇焕逮捕下狱。次年8月,袁崇焕在北京东花市斜街被凌迟处死,时年仅46岁。行刑当日,京师百姓视其为卖国贼,争啖其肉,“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明季北略》)。
袁崇焕惨死后,“暴骨原野,乡人惧祸不敢问”。他的首级被悬于城墙高杆之上枭首示众。他的部下,一位姓佘的亲信含悲衔愤,冒着灭门之祸,在半夜偷偷取回袁崇焕的人头,埋在自家院中。这位佘义士从此辞官不做,隐姓埋名,守墓到老。临终前,他嘱咐家人,待他死后,把他埋在袁大将军身旁,并立下家训,要求佘家子孙此后不许为官,不许回南方老家,世世代代由“掌门长子”为袁将军守墓。
佘氏家族就此开启了守墓岁月。150多年后,清朝乾隆帝为袁崇焕平反,并经多方查寻,找到佘家后人,感念佘家满门忠烈,欲意封官加爵。但佘家不为官位所动,誓守先祖遗训,世代忠守着袁崇焕的墓。从1630年至2020年,佘氏家族的17代人,为袁崇焕守墓已经整整390年。
死后“边事益无人”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袁崇焕在临刑前写下的这首绝命诗,反映了他当时的悲凉心境。
他受命于明朝危难之时,两次经营辽东,重创努尔哈赤,大败皇太极,在与后金的交战中从无败绩,从客观上延续了明朝政权的统治。尽管蒙受了冤屈,他在临死前仍惦记着大明江山社稷,仍想着抗清守边。然而现实是,在袁崇焕死后,辽东局势进一步恶化。
袁崇焕所倚重的三员大将赵率教、祖大寿和何可纲,或以身殉国,或投降清军。崇祯二年十一月,赵率教率兵勤王,于激战中中箭坠马,力战殉国;祖大寿担心受到牵连,逃回辽东,对明朝心生隔阂,最终降清;何可纲在袁崇焕出事以后一直跟随祖大寿进退,在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中,因反对祖大寿降清而被杀。而曾提拔袁崇焕,亲手缔造了关宁锦防线、最有可能挽救大明危局的孙承宗,在袁崇焕死后二次督师,却在初有成效的时候被罢职回乡。这些情况使得一时间军心不稳,人心惶惶,无形中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史·袁崇焕传》中感慨:“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虽然这样评价袁崇焕有夸大之嫌,但在他死后,明朝确实再也找不出能主持辽东战事的良将了。内有李自成之乱,外有清兵叩关,只过了短短十余年,明朝就灭亡了。
袁崇焕之死,无异于是在摇摇欲坠的明朝身上压了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袁崇焕没有被冤杀,历史会如何发展,还真不好说。
赢得生前身后名
袁崇焕遇害时被冠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其中最大的罪名便是“斩帅践约”“引敌胁和”“谋叛通敌”,其后一直沉冤莫白。虽也有人为他仗义执言,但大多数明人都指责他是卖国罪臣,甚至说他的“滔天之恶”是“九死不足赎”。直到《清太宗实录》揭露了清太宗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之死归因于崇祯皇帝中计误杀,明人才恍然大悟。
为了替袁崇焕平反,袁崇焕的幕僚梁稷、王亹一直积极奔走,梁稷更是一直把为袁崇焕伸冤当作自己的重要使命。南明永历二年,担任祠祭主事的梁稷与中书舍人邝露一道,共同上疏为袁崇焕白冤。南明政权为袁崇焕恢复官爵、赐予祭葬,并赐谥号“襄愍”。
在袁崇焕被冤杀一百多年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下诏为袁崇焕正式平反,表示:“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并“赐谥荫嗣,彰阐忠魂”。广东巡抚尚安遵旨寻访袁崇焕后裔,在广西平南找到袁崇焕的祧继五世嗣孙袁炳,荫官江西峡江县丞。
此后,人们开始了对袁崇焕的公开追念。嘉庆三年(1798年),袁崇焕正式入祀乡贤祠,受后人膜拜纪念。民国初年,康有为出面,各界在袁崇焕墓旁建祠。2002年,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领袖人物,北京市将其墓祠重新修复,以供后人瞻仰。
“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这是袁崇焕一生的写照。袁崇焕的结局令人叹息,他的精神则让后人敬仰。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评价袁崇焕,“他的浩然正气是无与伦比的,他的道德情操是堪称楷模的”。金庸在武侠小说《碧血剑》中,虚构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人物形象,来寄托对袁崇焕的敬仰之情。承志,即续承遗志。袁崇焕的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