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孔子曾带着一众弟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政治主张。十几年间,他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孔子总是善于抓住机会来教育弟子。“求仁得仁”的故事,就是他们游历途中鲜活的教学案例。
公元前497年,孔子与弟子一行数十人由鲁国抵达卫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得到了卫灵公的厚待。四年后,卫灵公去世,因儿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于是传位给孙子,以致父子争位。就这件事,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子贡在私下讨论,孔子是否会帮助现在的卫君,也就是卫灵公的孙子卫出公。
子贡能言善辩,情商很高。他知道这件事不能直接问,就找了一个话题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古代的贤德之士。子贡又问:他们会抱怨自己的遭遇吗?孔子答:他们求的是仁德,也得到了仁德,抱怨什么呢?听到孔子这番话,子贡心中已有答案。他出来告诉冉有,老师是不会帮助卫君的。
伯夷、叔齐二人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是孔子比较认可的贤人。据《史记》记载,在商朝时,有个诸侯国叫孤竹国,伯夷和叔齐是这个国家的王子。孤竹君在去世前提出立三子叔齐为君,但按照当时的常礼,应该是长子伯夷即位。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认为,应该遵从父亲的遗愿。于是他放弃君位,逃到国外。而叔齐也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选择出国。没想到后来两人还在路上遇到了。这就是“夷齐让国”的美谈。
后来,伯夷、叔齐见到周武王准备伐纣,并不赞成这种以暴易暴的做法,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劝他:身为商朝的臣子却要讨伐君主,这叫作仁吗?周武王不听。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上挖野菜吃,最后饿死了。
孔子告诉子贡:“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说明他赞同伯夷、叔齐二人追求“仁”的理想,即对礼法的坚持,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而不赞同礼法失序,特别是以下犯上、以臣伐君,武王伐纣便是如此。
在孔子眼里,卫国父子争国只是这个礼乐崩坏时代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政治闹剧里,双方都不合乎礼,都不值得赞同。虽然卫君更得人心,但是也与孔子心目中值得帮助的君主相去甚远。因此,孔子在对话中已经表明态度,不会插手卫国父子争位的事。
【成语解释】 求仁德就得到仁德。泛指追求的高尚理想、愿望实现了。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近 义 词】 如愿以偿 天从人愿
【反 义 词】 事与愿违 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