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殿试第一名,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惹眼的一个词,后来也比喻那些在各个领域中成绩最好的人。我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行行出状元”有什么有趣的历史故事?它最早出自哪里呢?宋神宗元丰年间,有一个新科状元名叫叶元清,得知自己被钦点为状元后,他欣喜若狂,谢过皇恩,穿上新衣,骑着披着彩绸红花的高头大马,得意扬扬地走在回乡的路上。所经之处,人们都对这个状元投去羡慕和景仰的目光。
然而,在一个狭窄的路口处,迎面走来一位挑着柴的樵夫。见他毫无避让之意,状元的随从们就大声喊:让道,让道!樵夫抬眼一看,不仅没有让路,还将柴放在了路中间,说:新科状元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仗着自己那点舞文弄墨的本领吗?如果我小时候有条件上学,现在肯定也是一个状元了。
叶元清见樵夫如此瞧不起自己,怒气冲冲地下了马,对着樵夫大喝道:区区一个山村匹夫,也敢如此不自量力!还是老实一点,回去安心砍你的柴吧!樵夫不以为然,辩称:天下学问多的是,就拿砍柴来说,我想怎么砍就怎么砍,你可以吗?叶元清不甘示弱:倘若你真的厉害,那就拿出点本事来给我看看。
说完,叶元清命随从在那堆木柴中随意挑了一根木块,并在木块中间画了一条线,然后让樵夫沿着线劈开木块。只见樵夫举起斧头就往木头上砍了下去,这一刀直接将木块沿线劈开,不偏不倚。叶元清愣在原地,没想到这个樵夫这么厉害。
这时,一直在一边观察的卖油翁忍不住了:这倒也不难,如果我是樵夫,我也可以做到这样精准。叶元清看了看他,说:既然你说你也可以,那我买你一斤九两油,你给我倒出来,只能用手倒。
卖油翁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紧不慢地将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形油瓶瓶口上,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舀起一勺油倒起来。只见油像一根线一样穿过铜钱的钱眼落入瓶中,最后称一称,一斤九两一点也不差。
叶元清佩服地叹了一口气,说:真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啊!
后来,人们用“行行出状元”来形容各行各业的人才,告诫人们不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同时也提醒那些自卑的人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卓越的成就。
【成语解释】 指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人才。比喻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成语出处】 明·冯惟敏《玉抱肚·赠赵今燕》曲:“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近 义 词】 功成名遂
【反 义 词】 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