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神探,相信很多同学最先想到的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创造的经典侦探形象——夏洛克·福尔摩斯。事实上,早在以福尔摩斯为代表的现代文学人物形象诞生之前,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不少神探。他们不仅活跃于小说、戏曲中,更是实际存在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贤相神探狄仁杰,日断案件近50起
在古装剧中,有一位神探破案无数,其断案手段堪称出神入化。他就是被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的狄仁杰。
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的宰相,他的仕途总是与案件相关。据史籍记载,狄仁杰当大理丞时,一年断案17000起。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意味着他平均每天要断案近50起,关键是事后竟无一人喊冤,足见其公正。狄仁杰明察善断,声名鹊起,其经历被后人改编出许多传奇故事,后又经文人艺术创作,终于成就狄公的“神探”之名。
相传唐朝某夜,长安城笼罩在细雨蒙蒙的夜幕之中,一女子在家中遇害。差役在门后小院中发现一把小扇,只见上面题诗一首,下有一行小字——“蜚卿吴兄指正”。吴蜚卿是长安城有名的纨绔子弟,官府因扇定凶,吴蜚卿一开始拒不承认,但终究熬不过板子,屈打成招。
不久后,狄仁杰调任长安府。查阅此前判定的案卷时,他注意到了吴蜚卿杀人案,觉得此案另有蹊跷:此女子被害时间是四月上旬,那天夜里阴雨连绵,天气还有些寒冷,为何凶手要用扇子?何况凶手是来做歹事的,带上这种东西岂非自找麻烦?这分明是凶手有意嫁祸!狄仁杰转而又想到,他来长安那天,曾在一酒楼避雨,酒楼墙上的题诗正与小扇上的题诗十分相似。于是他以题诗顺藤摸瓜,终于抓住了真凶。一时间,世人莫不称赞狄仁杰断案如神。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说到神探,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这样一个身影:额上有一弯新月,身穿一件黑色蟒袍的黑面大汉。他就是北宋名臣包拯,百姓习惯称他为“包青天”。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的确有过人的断案才能。据记载,包拯任天长县县令时,辖区有个农民早上起来发现牛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农民气愤地跑到衙门告状,求包拯为他查出割牛舌的人。
包拯心知这是一起恶意报复的案件,决定引蛇出洞。他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牛宰了再说。农民本就舍不得宰牛,更何况按当时律法,耕牛是不能宰杀的,当下连连告饶。包拯好言安慰道:是我让你宰杀的,你又怕什么?农民这才放心。没想到农民宰牛后的第二天,就有人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怒喝一声:大胆,你割了人家牛的舌头,导致那牛活不成了,反倒来告人家私宰耕牛!那人听了后十分心虚,伏在地上直磕头,承认他因两人间的过节,割了牛舌。从那以后,包拯善于断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包拯不仅断案如神,更因刚正不阿而名垂千古。他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只要有人犯了法,就算是皇亲国戚,他也毫不留情。甚至在皇帝面前,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令人叹服。
法医鼻祖宋慈,开创法医鉴定学
南宋提刑官宋慈,被誉为“世界法医学鼻祖”,他为人刚正不阿,判案时讲究证据,简直天生就是掌管刑狱的料子。他编纂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为全世界法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慈以自身经验和收集的案例材料为基础,记载了包括验伤、验尸、现场勘查乃至急救、解毒、解剖等方面知识在内的大量“干货”,开创了法医鉴定学。他还在书中传达了诸如重视证据、实地考察等领先于时代的思想,对此后的刑狱审理影响极为深远。
宋慈审理的案子自然和法医学密不可分。在审查一起案件时,宋慈仔细鉴定了死者身上的伤痕,发现伤口是由镰刀引起的,而且被害人财物无损、衣物俱在,由此断定这是一桩仇杀案。经过调查探访,宋慈锁定了嫌疑犯。他让附近居民交出家中所有镰刀,排列在地上,总共有七八十把。当时正值盛夏,苍蝇竟都聚集在其中一把镰刀上。宋慈说,苍蝇嗜血,这把镰刀杀人后血腥气仍在,导致苍蝇聚集,可以推断这把镰刀的主人曾经杀人的事实。在证据面前,凶手只能低头认罪。
明察秋毫巧破案,各朝神探各显神通
除了以上我们熟知的神探传奇,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断案故事。各朝神探明察秋毫巧破案,其间曲折离奇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
智断铜钱案 北宋政治家寇准办案如神,公正廉明。一日,有两人因为一个钱袋对簿公堂。一人是专卖羊肉的屠夫,一人是砍柴的柴夫,都说钱袋是自己的。寇准命人拿来清水盆和火炉,令衙役把钱袋里的铜钱放入水中,把水盆放到火炉上。不久后,盆里的水冒出了热气。寇准一拍惊堂木,厉声说道:这钱是卖肉所得,大胆柴夫,该当何罪!柴夫还想狡辩,衙役把他带到水盆边,只见盆里的水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花,一股羊膻味也从盆里散发出来。柴夫呆愣在原地,哑口无言。
二母争子案 比起拿事实说话,有的断案者还喜欢打心理战。西汉有家富户,兄弟住在一块,他们的妻子都怀孕了。嫂子因伤胎没了孩子,就把弟媳生的儿子抢了过来,硬说是自己所生。颍川郡守黄霸听闻后,把孩子放到院子里,让妯娌俩动手争夺。嫂嫂一把上前硬拉小孩,举止粗暴,弟媳害怕伤到自己的孩子,神色担忧。黄霸一眼就看出谁是真正的母亲,他训斥嫂子贪图家财、不顾幼儿好歹的行径,把孩子还给了弟弟一家。
没有与歹徒斗智斗勇的激烈碰撞,没有先进技术辅助来寻找线索,甚至没有严丝合缝的逻辑推理过程,为什么循吏断案的故事始终让人们津津乐道?因为故事背后蕴藏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与呼唤,寄托着人们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其实,古代神探们除了有聪明才智之外,还怀有一颗爱民之心,他们能感知百姓疾苦,为民发声,也许这才是他们断案公正的根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