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学中国•探索发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0期  总第6344期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0期  下一期
人类语言从何而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10-23 09:36:01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考的基本工具,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文字,都离不开语言。然而,人类语言究竟是如何在2500万年前产生的,一直是科学界最大的谜团之一。

 

动物也有语言


谈到人类语言,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动物的语言。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动物都会通过发声进行交流,我们一般称之为“声通讯”,即以音频信号作为媒介的通信方式。比如白头鹎,别名白头翁,它们能发出至少5种不同的叫声——求偶时婉转花哨,宣布领地时清脆悠远,抗议时粗糙嘈杂,嬉耍时轻松活泼,联络同伴时叫声短促。此外,蝙蝠、海豚、大象等也都有其独特的“声通讯”技能。


从狒狒的叫声中,我们似乎也能探寻到一些有关人类语言的秘密。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等6所高校的科学家对1335只狒狒进行了研究,发现几内亚狒狒的叫声中包含着独特的类人元音。此前研究认为,人类语言技能在拥有低喉部的类人动物出现后才开始发展,而科学家们凭借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观点提出疑问,认为人类的发音体系是从几内亚狒狒等祖先已有的能力进化而来。他们还发现,几内亚狒狒的舌部拥有与人类相似的肌肉,这决定了其发出元音的能力。


除了动物自身的语言交流,人类还曾尝试过教动物说话。1967年,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的心理学家加德纳夫妇领养了一只两岁的雌性黑猩猩瓦舒。一开始,加德纳夫妇尝试教瓦舒使用语言来和他们交流,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这对黑猩猩来说似乎太难了,于是他们改用手语和瓦舒交流,最终瓦舒学会了大约350个人类手语词汇,并会用这些词汇与人交流。


关于语言起源的多种猜测


1600年,一艘荷兰商船在途经马达加斯加,前往印度尼西亚时意外发现,印尼的马来语与马达加斯加的土著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这两地距离遥远。当时的水手们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这个发现竟然触碰到了语言的核心秘密——起源与演化。4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尤其是语言学家追随着这个秘密,开始了伟大而艰辛的探究历程。


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多种假说,最早的假说有手势假说和发音假说两种。手势假说认为,人类最初使用的是手语,随后开始用有声语言,这使得我们的双手可以解放出来做其他事。又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使用右手,右手由大脑左半球支配,因此语言的优势位于大脑左半球。发音假说则认为,人类语言由种类繁多的本能叫声演变成模糊、不确定的音节,后逐渐固定下来,又由于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系统。


随着科学研究的步步推进,学者们又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化与发展的几种猜测。


进化论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语言的发展和使用随之产生。语言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的叫声和动作,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语言也逐渐演化成现代语言的形式,并逐渐发展出语音和语法,形成更加完整、复杂的语言系统。


天赋论 人类天生具有语言方面的基础能力,只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下,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比如词汇、语法和语音等。这种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与动物界的语言能力不同,不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或教育。


社交认知论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社交行为和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推动了人类语言的演化和发展。人类的社交行为和认知能力可以帮助人类学习和掌握语言,从而让语言得到进一步发展。


天生的失语者?


如果不能说话,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可是在南美洲玻利维亚有这样一个特殊的部落,人们称部落里的人为“克曼加人”。克曼加人并不是一个很小的族群,相反,18世纪时他们的人口数一度超过百万,然而自20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克曼加人已经减少到不足4万,成为世界濒危民族之一。


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不会开口说话,交流全靠手语,而他们的手语和聋哑人的手语也不一样,是自创的,看上去非常神秘。


科学家对克曼加人的喉咙、舌头等发声部位进行了研究,发现原来他们的喉咙和我们正常人不一样,已经发生了明显的退化,部分声带压缩,导致不能振动发声,甚至连咳嗽也无法发出声音。此外,有专业人士表示,克曼加人的祖先不开口说话是为了打猎时不惊吓到猎物。


人类的语言究竟从何而来,目前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语言的进化、天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等都可能对人类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还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