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也就是说越擅长什么,就越有可能在这上面栽跟头。那么照这个说法,吃喝拉撒睡都在水里的鱼,还有可能被淹死?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鱼溺水并不是一件稀奇事。
鱼类的“地狱模式”
想知道鱼会不会溺水,我们要先了解一下鱼的呼吸方式。众所周知,鱼用鳃呼吸。它们呼吸时会用嘴巴吸水,接着让水从鳃流出,其鳃小片会通过接触水来获取其中的氧气。这种呼吸方式叫“口腔抽吸”。
当然,不是所有的鱼都用鳃呼吸,例如非洲肺鱼可以直接呼吸氧气,鳗鲡科的鱼类可以通过皮肤进行呼吸,但这些都是少数,这里我们只讨论用鳃呼吸的鱼。
对鱼来说,呼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只要水体处于低氧状态,鱼就有可能溺水,而导致水体含氧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
藻类泛滥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泛滥。有些藻类分泌的黏液和毒素会堵塞鱼鳃,使鱼窒息。一旦到了晚上,数量庞大的藻类更会化身为鱼的“噩梦”——它们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对水域内的生物进行无差别攻击。而就算藻类死亡,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它们也会消耗水中的氧气。
水温上升 对已经适应了特定水温的鱼而言,水温上升相当于开启了“地狱模式”。水温越高,水的溶氧量就越低。这就是为什么在闷热的夏天,我们能看到鱼浮出水面呼吸了。水温上升还会使鱼的新陈代谢变快,耗氧量增加。此外,还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加重,给藻类提供繁殖的可乘之机,让鱼类的生存更为艰难。
气压改变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下雨前的池塘中,很多鱼会浮出水面喘气。这是因为阴雨天气压低,空气中的氧气在渗透入水的过程中阻力变大,水中溶解氧浓度下降。
海底“飙车党”的致命弱点
口腔抽吸是许多鱼的必备技能,但是对一些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海底“飙车党”来说,这种悠哉的呼吸方式满足不了其快速冲刺时所需要的氧气,它们更喜欢“撞击换气”。
这些游泳健将们会张开嘴巴向前猛冲,使海水快速进入嘴巴再通过鳃裂排出,从而提高海水流经鳃的效率,且更节省能量。
很多鱼可以在这两种呼吸方式之间自由切换,但有一些鱼的口腔抽吸能力已经退化,只能通过不停游动撞击海水,来维持氧气的摄入。例如我们熟知的大白鲨、鲸鲨,还有一些硬骨鱼如金枪鱼、旗鱼等,都采用这种呼吸方式,它们都是大名鼎鼎的海底“飙车党”。不过这种呼吸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旦停止游动太久,这些鱼就会在水里窒息。
我们常在纪录片里看到渔民将鲨鱼的鱼翅割下来,然后将断鳍的鲨鱼抛回海中“放生”,但它们却还是难逃一死。这些失去了鱼鳍的鲨鱼丧失了游动的能力,只能随波逐流,等待残酷的结局。
关乎生死的“临界深度”
鱼鳔是鱼类的“救生圈”和储备“氧气瓶”,是掌控鱼游动深度的器官。当鱼下沉到一定水深,即“临界深度”后,外界巨大的压力会使它们无法调节鳔的体积。这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就会不由自主地向水底沉去,再也浮不起来,并最终因无法呼吸而溺亡。虽然鱼还可以通过摆动鳍和尾往上浮,可是如果沉得太深的话,这样做也无济于事。
而对生活在深海的鱼类来说,其骨骼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它们可以在深海中自由地生活。如果我们把深海鱼快速移动到“临界深度”以上,由于它们身体内部的压力无法与外界较小的压力达到平衡,它们就会不断“膨胀”,直至浮出水面,有时甚至会“炸裂”而亡。
有人说,既然鱼有时要冒出水面“偷”氧,那直接上岸岂不是氧气更多?这就又不得不提到鳃这个神奇的结构了。鱼鳃一旦在空气中长期暴露,鳃片就会互相叠在一起变干,于是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又会无法获取足够的氧气。生活多磨难,原来生活在水里的鱼,也是这么的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