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直对自己生存的地球充满了好奇和探知欲望,在探索过程中,人类也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竟然有一种类似于心跳的规律性脉动,每26秒一次,已经持续了60多年。这引发了我们对地球内部奥秘的好奇。那么,这种神秘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地球心跳”每26秒“跳动”一次
196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研究员奥利弗发现了一个振动周期为26秒的地震波动,并认为它来自大西洋板块的地下,在南半球的冬季震感会更明显。后来,经过地质学家的联合勘测发现,这种震动以此周期持续了多年,且该震动是全球性的,人们便将其戏称为“地球心跳”。从表面的特征来看,这种有频率的微震动很像是地球正在呼吸。
事实上,这种类似“心跳”的震动发生在地球的岩石圈层当中。而岩石圈层地震通常被称为断层地震,其产生原因是地球的岩石圈层板块在构造运动中相互挤压发生形变,导致板块边缘及其内部发生破裂。不过奥利弗发现的这个持续的微地震,和传统的岩石圈地震还有一定区别。它从何而来,可以说至今都是未解之谜。
海浪是地球的“心脏起搏器”?
当地质学家关注到这种微地震的全球性和周期性之后,立即开始寻找其源头。最后,奥利弗确定该地震的震源应该位于大西洋的南部,但具体精确的位置还是未知。
直到2005年,诸多地质学家用三角测量法,把震源进一步锁定在了西非附近的几内亚湾当中,并且认为震动是由海浪引起的,即巨大的水压裹挟着海水周期性地冲击海岸线以及浅海大陆架,进而引起了能被全球都检测到的地震脉冲。换句话说,部分科学家认为海浪就是地球的“心脏起搏器”,它周而复始的运动导致地球发生了规律性的震动。
但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按照“海浪冲击海岸线及浅海大陆架”这一说法,距离几内亚湾越远的地方检测到的地震强度应该越弱才对,但诡异的是,全球观测站收到的地震强度都完全一致,并没有因为距离更远发生强度的减弱。所以,“海浪论”似乎也不能用来解释这个周期为26秒的微地震。
火山喷发带动岩石圈层震动?
2013年,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认为地球的“心脏起搏器”应是火山而不是海浪。确切地说是由几内亚湾附近的火山运动引起了地球的震动,这些火山活动非常旺盛,其在喷发的时候能带动岩石圈层的震动。但是,对这一点,科学家暂时没有找到准确的证据。火山喷发真的能够维持这种周期性的微震动吗?如果需要证实它,必须进一步对这里的火山内部进行研究,才能弄清究竟是不是火山喷发引起了地球的“心跳”。
因此,不管是海浪论还是火山论,其中都有无法解释的部分。这种情况下,更多的说法都是猜测。
在持续60多年的监测中,地球的“心跳”始终保持不变,但是它的震级也会随着极端天气的出现而发生变化。这就表明,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生命体,它不仅拥有“心跳”,还有情绪波动。
探索地球更深处的奥秘
虽然“地球心跳”之谜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科学家还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试图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的运作机制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地球。但地质钻探技术并没有像航空航天技术一样突飞猛进,究其原因还是地球太硬太厚了。地球由外到内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又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又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内地核。人类目前打过最深的钻孔只有12千米深度,连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陆地区)的地壳都没有钻透。
尽管如此,各国也一直在努力试图“透视”地球深度圈层。我国在2012年于南极的海底安装了专业的地震仪,近距离聆听地球的“心跳”,以便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震活动。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南极,科考人员表示,南极地广人稀,干扰因素更少,具备最安静的背景环境,即使是最微小的地震也能够被捕捉到。除了我国,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早在本世纪初就发起了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地球透镜计划,想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深入探索地球的结构,这项计划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相信在科技不断更新的未来,我们能够揭开地球深处更多的未知,找到“地球心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