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属于我们的精彩课堂 让第二学段的学困生爱学数学 让孩子的审美想象在诗歌中飞扬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6期 总第4925期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6期  下一期
让第二学段的学困生爱学数学
来源:泰兴市南街小学 作者:何昌岳 发布日期:2014-11-05 16:20:32

       我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一二年级数学成绩都还不错,可到三年级以后,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开始下滑。细心观察这类学生,我发现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厌倦写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钻研的精神,这导致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其自信心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时间一长,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到了第二学段情况更加严重,他们会出现厌学情绪,不写作业、不愿与人交流,整天沉默寡言、自暴自弃。
       转化数学学困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第二学段学困生形成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学困生真正摆脱困境,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一、转变观念,倍加关爱
       人人都喜欢优等生,但作为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第二学段的学困生一般都十一二岁了,他们都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自尊心也极强。教师要正面引导他们,课后与他们多接触,多谈心,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主动参与他们的活动,让他们觉得教师是在真正关心自己,他们也就会把教师当朋友一样看待。这时教师再谈及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们就会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困惑告诉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
       二、提高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俯下身子对待学生,和学生亦师亦友。学困生因为自卑,一般不愿意主动交朋友。教师在他们面前要有一定的亲和力,要从细微之处去真正关心、体贴学困生,让他们觉得教师就像朋友一样。
       努力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十个手指有长短之分,学生更是如此。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过人之处,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进步,教师也要适当地进行口头表扬或发喜报、奖状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有时可以有意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学困生也就有了自信心。如果学困生在写作业或考试时做错了题目,教师可以先指出来,让他们再做一遍再批阅。这样的“延迟评价”对学困生来说无疑是一剂“兴奋剂”。
       联系生活实际讲解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创设与所授的数学知识相关联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要时教师可带领学困生走出教室,来到户外,结合相应的场景和实例向他们讲解知识,并多给学困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等形式,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良好的习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还要着力培养学困生认真预习、听讲、复习和写作业的习惯。
       三、夯实基础,强化练习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教师对学困生的要求不宜过高,要从基础抓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提高口算能力。良好的口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速度,第二学段的学困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口算能力,但速度和正确率还是不尽如人意。教师首先要帮助学困生掌握口算的方法。其次让学困生熟记常用数据,记住这些数据无疑会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第三要勤练习,练习是为了熟练掌握技巧。当然,教师们也不能搞题海战术,要精心选择习题,注意题目的典型性。
       用好错题本。错题本是很好的学习资源,从中能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缺陷、思维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因此教师要抓好学困生错题本的建设和管理,对症下药。
       四、家校配合,携手共进
       教师可以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相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互相促进、建立典范。学困生和优等生结成一对一的小组,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让学困生与优等生之间消除隔阂,增强学困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交流等方式和家长探讨科学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明白孩子的差异性。教师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看到孩子的希望。家校拧成一股绳,不放弃每位学生,这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
       转化学困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耐下性子,蹲下身子,找准转化的切入口,给予第二学段的学困生更多的关爱,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逐渐喜欢学数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