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班幼儿亲子阅读的策略 泥塑童心艺塑童趣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7期 总第4935期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7期  下一期
小班幼儿亲子阅读的策略
来源:如皋市桃园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瞿建云 发布日期:2014-12-09 11:39:16

       亲子阅读特指家庭情境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故事书或图画书的一种亲子活动。亲子阅读不仅能够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沟通,促进幼儿的情绪健康发展,还能充分开发幼儿潜能,扩展幼儿认知和交流的途径等。如何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亲子阅读,帮助家长提高亲子阅读水平,最大化地发挥亲子阅读的作用呢?我们结合课题《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对小班亲子阅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帮助家长提高亲子阅读意识,结合家庭实际,努力创设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阅读与书写准备教育建议要求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通等途径,向家长大力宣传亲子阅读,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从而让家长自觉地、积极努力地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在家里为孩子开辟一个温馨阅读小天地、节日礼物送孩子儿童读物、经常抽时间和孩子共读等。要求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努力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和孩子共读、共游戏,鼓励并带孩子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阅读游戏,如扮演角色、语言游戏和比赛等。
       二、根据幼儿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绘本读物,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3-4岁是幼儿读图的最佳时期,而绘本阅读成为小班幼儿的最佳选择。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绘本,是开展亲子阅读最重要的前提。《关于学前儿童读物状况的调查研究》显示:家庭之中儿童读物以图文并茂和以图画为主的图画居多。家长在购买儿童读物时,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和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家长在选择绘本时,要尽量选用画面简单、色彩鲜明、主角鲜明可爱、内容短小有趣、贴近生活、有重复的语言或情节、适合儿童模仿、背景简单的单页单幅读物。如《我妈妈》《我爸爸》用幽默的手法介绍爸妈的伟大,小孩子看完会对父亲心生崇拜,对母亲心怀感激。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小,观察力不够,阅读的盲目性比较大。所以在小班初期,我们尽量提供幼儿单页单幅图画故事书,帮助幼儿获得翻阅读书的经验,读懂、理解、表达图书画面的经验,丰富创造想象的经验。
       三、结合幼儿学习方式,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调动幼儿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1.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朗读
       家长在朗读时可尝试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优美的手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家长还要注意用规范准确的书面语言,帮助幼儿感知理解阅读的内容和知识。当幼儿再次翻阅图画书时,他们也会主动地模仿起家长的语言和神情,并开始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
       2.使用夸张摹状的方式,增强阅读表现力
       读物是静止的,家长可以通过演绎故事中的声音,模仿故事中的人物神情,表演故事情节等,让读物变得“热闹”起来,“生动形象”起来。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有趣的声音所吸引,如果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幼儿和家长一起模仿故事角色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或神情,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和把握故事角色的个性、情感和内心的想法,提高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如阅读《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时,可以通过家长和孩子学说故事对话,表演故事内容,感受角色的心情。
       3.利用趣味游戏手段,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避免“功利心态”,把阅读变成“识字教育”,这样会过早地让幼儿丧失自主阅读的热情。因此,家长要用游戏的心态和幼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欢笑,让幼儿尽情参与,享受阅读的过程及乐趣。这既是吸引幼儿注意力、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也是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手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