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班幼儿亲子阅读的策略 泥塑童心艺塑童趣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7期 总第4935期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7期  下一期
泥塑童心艺塑童趣
来源:常州市红梅东村幼儿园 作者:朱薇 发布日期:2014-12-09 11:40:16

       艺术活动是幼儿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表现,而泥土是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它的趣味性、可变性、创造性常让幼儿陶醉其中、乐此不疲。幼儿喜欢陶艺是一种天性和本能,他们可以借助陶艺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陶艺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利用陶艺活动,充分挖掘每个幼儿的潜能,引导他们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泥塑童心、艺塑童趣,正是幼儿陶艺教育的核心目标。
       一、激情导趣,培养美感
       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一种直觉性,他们喜欢色彩鲜艳、造型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自然界、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寻找美、观察生活,让一切美好的事物触动幼儿的心灵,并通过陶艺活动,使幼儿把自身对美的感受和情感融入到创作之中。
       教师可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培养美感,激情导趣:
       1.为幼儿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教师要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
       2.为幼儿提供温馨、宽松、自由表达的氛围。教师以热情的态度、赞赏的口吻引导幼儿敢于想象和表达,对幼儿作品中的稚拙错误表示理解和欣赏。
       3.为幼儿提供感知、欣赏、理解的机会,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美。
       二、顺应本性,培养个性
       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陶艺活动恰是一种表现内心的艺术,幼儿通过陶艺这一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
       罗恩菲尔德指出:“让儿童以异于其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的确,孩子们的陶艺作品充满了情感色彩,完成一件作品本身既是一种成就,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新的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完成一件作品时,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放松的,甚至是恋恋不舍的情绪。孩子们的陶艺作品就是他们个性的表现。我们从塑造的物象、线条的刻画、材料的选择、活动的进行方式、注意集中的程度等方面都可以观察到孩子个性的表现,教师也常常可以判断出是谁的作品。
       三、挖掘潜能,培养创造力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幼儿陶艺活动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通过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善于创造美的手。
       适当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技能,这将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生活中,有许多物品是可以替代专门的制作工具的,引导幼儿巧妙地用各种富有纹理的物品进行创作,易于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用麻布印花纹,远比用刻刀刻效果好得多;在幼儿对学习技能需要时,再进行适时地传授与引导,使幼儿通过尝试,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所在,真正地学习使用工具,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让幼儿通过同伴间的分离、交流、互相学习来共同提高。幼儿间的互动,远比教师的传授有效得多,幼儿是非常喜爱自己做小老师的,因为能获得成功感。教师应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机会,进行合作、分享、交流,获得快乐体验。
       四、呵护童心,培养人格
       陶艺活动为幼儿人格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陶艺创作过程中,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感悟得到升华,并从创作过程中感悟真、善、美,在熏陶中得以人格化。幼儿陶艺活动的关键在于有效引导与指导幼儿运用陶艺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情感体验,教师应正确地把握陶艺教育的实质,在陶艺活动中不要过多地干预与教条化,导致幼儿一味迎合成人的意愿,失去自主的人格;也不要淡化必要的引导与指导,导致幼儿盲目地创造。教师应呵护童心,让其保持童真、童趣,使幼儿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成长的个体。
       随着现代化社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幼儿陶艺活动面临了新的任务:教会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培养具有审美情趣及艺术素养的快乐儿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