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随文识字之花 期待小语课堂的华丽转身 寻找突破口,设计主问题
学科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8期 总第4954期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8期  下一期
寻找突破口,设计主问题
来源:徐州市鼓楼生态园小学 作者:付戈 发布日期:2014-12-17 16:08:27

       在“学讲计划”的教学理念下,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有了更高一步的要求。教师需要整合课堂教学,聚焦主问题,让语文教学由几个主问题组织起来,板块式地推进学习活动;主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深化着课文内容的学习。
       那么,教学一篇课文,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否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对理解、学习课文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作为突破口,来设计阅读教学的主问题,以此来整合课堂教学,聚焦课文重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从课题入手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从课题入手设计主问题能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
       《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联想到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课文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都蕴含在课题中了。
       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叶子美在哪里?二是如何做一片美的叶子?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体现叶子美的关键词句:形态各异、奉献、自己的位置等,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到叶子美在外形,更是美在心灵。然后,我顺势过渡:“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那我们该如何做‘一片美的叶子’?”学生再读课文,联系实际,感悟到应该为我们的集体、祖国、地球这棵“生活的大树”奉献我们的爱心、责任心。这样既简化了教学又抓住了重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从关键词句入手
       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以关键词句作为突破口来设计主问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虎门销烟》这篇课文通过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虎门销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壮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伟大的举动、壮丽的行为。可见,虎门销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壮举”成为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词语。
       为此,我以“壮举”这个词语为突破口,设计了本课的教学: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出示主问题:看看文章中的哪个词能概括虎门销烟这一事件?学生找到“壮举”一词。然后我让学生细读课文,出示主问题二:从文中的哪些词句看出虎门销烟是个伟大的壮举?学生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等词语中感受到场面的壮观、隆重;从“群情沸腾”“礼炮轰鸣”感受人们的激昂奋发之情,从“震惊中外”感受事件的重大,从硝烟的动作感受事件的壮观;从“成千上万”“跳哇”“叫哇”“欢呼声”等词感受硝烟的声势撼天动地。从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虎门硝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感受到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三、从课后题入手
       有些课文的课后题目就可以作为这篇课文的主问题。比如《菩萨兵》课后题是:为什么称朱德带领的红军为“菩萨兵”?这一问题直指文章的中心思想,问题解决了,文章的理解也就解决了。在教学时,我就将此作为教学的主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研读课文,围绕主问题讨论交流,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从学生的质疑入手
       “学讲计划”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教学生所不会。因此,新课前让学生完成预习本时,我会让他们提出问题。我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从而确定新课的主问题。在学《开天辟地》这一课前,学生在预习本上提了好多问题,如盘古倒下去时为什么会含着微笑?这微笑有什么含义?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盘古是怎样的神,课文是怎样体现的?作为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能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并从学生的问题中选取有价值的,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能揭示文本主旨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开天辟地》这一课时,我就提炼了学生的问题,设计主问题为: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他是位怎样的神呢?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五、从语用目标入手
       语文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关注文本内容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文本的表达,旨向语用目标。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方法也应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有所了解和体会。
       《恐龙》是学生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教学时设计的问题为: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它们各有何特点?文章是如何向咱们说明这些特点的呢?第一个问题指向文本内容,第二个问题指向文本的表达。最后再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一种恐龙,使得说明方法进一步内化。再如《李时珍夜宿古寺》是篇记叙文,文章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借助环境描写进一步刻画人物形象。因此,教学时我的主问题设计为: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课后让学生补充写话:小明今天被评为了“三好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两旁的……使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当前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厚实的技能基础,有求实的教学理念,有扎实的教材研读能力。这样我们才能精准地找出主问题,精妙地设计教学,精彩地实施课堂教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