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1期 总第5004期 2015年03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1期  下一期
将通感运用于音乐课堂
来源:仪征市实验小学 作者:吴梅华 发布日期:2015-03-27 09:43:38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审美性,而音乐审美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样的认知活动需要教师们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心理特点和音乐课程的特点,设计一些可以调动各种感官的音乐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融会贯通地将这些感官反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那使用“通感”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再合适不过了。
       以李叔同的《春游》为例,我用理论指导的形式进行三课两反思,试图在各种感官的挪移与交融下,让学生透过歌词、旋律和节奏感受李叔同先生那时那景的心境,身临其境地表现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美。
       一、依据“通感”设置教学目标
       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首先要有关联,各目标之间要有着潜在的逻辑关系,便于实施者的操作。其次,目标的设置要有深度,不要简单浮于教材的表面,要有一定的内涵,具有挑战性。再有,目标的设置要有学科本位性,要围绕着学科的性质决定教学目标,彰显学科的特质。所以,本课安排了四个教学目标,分别是:
       (1)引导学生静静地聆听《春野》,并用语言描述音乐所描述的春天乡野的景色。
       (2)了解李叔同及学堂乐歌,引导出李叔同的诗《春游》,并要求学生按节奏朗诵《春游》,体验6/8拍音乐的特点。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婉转地演唱歌曲《春游》,并用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4)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创作属于自己的《春游》。
       这四个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成效较好的是(1)(4)两个目标,(2)(3)两个教学目标有一定难度,学生的达成度不够完整,(3)目标的完成需要建立在(2)目标的完成之上,目标的设置具有一定阶梯性。(4)目标属于音乐课堂的拓展部分,和前三个目标紧密相连。
       二、利用“通感”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四个教学目标,我安排了相应的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想象春天——唱游春天——演绎春天——走进春天。
       每个环节安排了相应的教学音乐素材:春野——春游——春游——春之声,紧密围绕“春天”这一主题,选择合适音乐素材充实视听觉。“唱游春天”和“演绎春天”两个环节使用的音乐素材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唱游春天”是安排学生学唱歌曲,“演绎春天”是在学会歌曲后运用多种音乐表现手法设计一个合唱版的“春游”,后者是建立在前者之上的,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紧密配合。在“走进春天”这一环节,我选择了一个视频版的音乐——春之声,意在让学生的思维跳出之前的音乐,感受与领略不一样的表现春天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过程的设计希望秉承“轻松、愉悦、略带挑战”的理念,让学生从直接体验中走向深度表现,这是一个质的跨越,需要设计者灵动的引导、准确的示范、温暖的交流,才能使课堂的教学过程科学、规范,学生的被动性才有可能被扭转,积极的参与、主动的探究、深层的表现才会成为课堂常态。
       三、围绕“通感”检验课堂活动
       一节音乐课会运用各种各样的素材,这些素材会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当感觉器官接收到信号之后,大脑会分析、比较、整合,进而再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这就是音乐课堂上的“通感”。
       本课例使用了大量的音乐、图片、打击乐器、视频等素材,分别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在教师的引导下,需要学生能够用语言、声音、动作等不同样的动觉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挪移、转换的过程,学生如果具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那这样的表现过程就会简单轻松许多。比如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师生交流:
       师: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出示两幅表现春天的图片)
       生:蜜蜂采蜜、小孩放风筝。
       师:请你们创编七言的歌词两句,文尾与原词押韵。
       生:蜜蜂飞舞采蜜忙,儿童放鸢心飞扬。
       这样一个“通感”转换极有难度,需要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有良好的语言概括总结能力和一定程度的音乐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缺一不可。所以音乐课堂上的“通感”运用是各个学科的综合体现,是对教学者的综合素养的考验,也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佳检验形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