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1期 总第5004期 2015年03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1期  下一期
蹲下身,看孩子的心理世界
来源:宜兴市芳庄小学 作者:谢俊刚 徐群芬 发布日期:2015-03-27 16:40:15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拥有心对心的尊重,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地明白班主任的工作是雕塑学生心灵的工作。一个班主任如果重视心理修养,蹲下身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综合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
       一、走进孩子的内心,看淡“问题”
       在集体生活中,学生出现问题,有时是因为学生心理出现失衡所致,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问题。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给问题定性,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仔细了解情况,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例如我班有一名男生,在大课间活动时,他以生病为由留在教室,将老师钱包里的钱都拿走了,放学的时候请班里很多学生吃零食。我通过调查并了解这件事后,并没有在全班学生的面前批评他,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与之交流。通过与孩子的沟通我得知,这名学生因为爸爸妈妈对他疏于管教,将他放在姑姑家抚养,结果姑姑因为又添了一个孩子而忽视了对他的关爱与教育。他拿老师的钱请其他同学吃零食,是想和别的同学搞好关系,以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他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性质。从那以后我对他更加关注了,比如时常削个苹果给他,表扬他上课积极发言了,课间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渐渐地孩子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有什么想法都会告诉我。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是我们班的“学习标兵”。如果当时我以思想品德有问题来评定学生,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甚至有可能毁了这个孩子的一生。
       二、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
       我们要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学会积极思考问题、排遣情绪的方法,努力将伤害降低到最小。
       一次学校大扫除,我因为班级里的薛同学较为强壮,而给他安排了擦两块玻璃的任务,别的同学是擦一块玻璃。不成想,薛同学因为这不公平的分配,心里充满了怨气。对于这件事,我认为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引导孩子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我跟他说:“因为你能力突出,才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你会收获更多。”这样一来,薛同学顿时信心倍增。他认为自己比别人能干,也收获得更多。
       老师这样来引导孩子,才能把孩子引向积极的思维方式。从小锻炼孩子健康的思维方式,孩子长大后会比别人更容易适应社会,就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三、家校联系,看清孩子的内心
       家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班主任要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能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的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能有效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我班有个学生品学兼优,经过一个寒假后,新学期开始孩子经常以肚子疼为借口不肯上学,经过和家长多次了解,孩子身体没有问题,由于在寒假中家长疏于管教,使孩子在假期中散了心产生了厌学情绪。从那以后我经常和这位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并及时告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表扬、鼓励孩子。我们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一个多月以后,孩子重新认识了学习的重要性,逐渐走上了学习的正轨。
       太阳是幸福的,因为它光芒四射,恩泽万物;小草是幸福的,因为它有装点春天的价值;班主任工作虽说是平凡的、辛苦的,但同样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培育着祖国的栋梁之才,民族的希望之花。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门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究科学、创新、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只要做一个有心人,蹲下身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理,解决任何问题都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