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交往教学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与完善 用儿童的语言教科学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本末颠倒华而不实
学科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2期 总第5012期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2期  下一期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来源:靖江市西来镇土桥小学 作者:周洁 发布日期:2015-04-22 14:20: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备课效率,加强师生间的共同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语文课堂上真正能够做到放飞思想、学好知识、张扬活力。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规律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高效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习”“爱学习”。下面,我将试着谈谈自己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几点做法。
    一、导语设计的精致巧妙
    导语是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好的导语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故事设悬,激发兴趣
讲故事是导入新课的一个好的方法。好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对一篇新的文章产生兴趣。其故事本身的知识性、趣味性,对学生的影响颇大,而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大都比较喜欢听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带领他们拓宽思维,打开想象的天空。
    2.以歌代导,营造意境
    有些文章适合和歌曲串接在一块,用好的音乐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沉闷的课堂中激发兴趣。歌曲的效果可让课堂增色不少。如在教学五年级课文《黄鹤楼送别》一课时,我首先用PPT出示了“暮春的景色”这一个片段,随机播放优美的轻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着万里无云、繁花似锦的三月美景。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听觉器官完全打开了,进而融入情境中去。
    3.复习旧知,引领新知
    语文教学是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篇新课文的学习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进行导入。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复习了旧知的基础上去学新知,注重了知识的一个整合性。这样的旧知在语文课本中包括之前所涉及的同种体裁的文章,同一单元风格一样的课文,描写同一事物与本文有联系的章节等。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对旧知进一步地加以巩固与回忆。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高效
    一节高效率的语文课,它的教学手段应该是灵活的。在教学设计里,教师所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是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它能够激起学生思考,让学生有充分的兴趣去阅读课文。
    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的课文《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当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都在笑乌 鸦的愚蠢,经不住诱惑就上当受骗,这时,我巧妙地问了一句:“假如乌鸦第二次又得到一块肉,碰巧又遇到正在寻觅食物的狐狸,结果又会怎样呢?”我的问题刚一抛出,学生们都热烈地讨论了起来,一会儿时间,他们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了起来,有的小朋友说乌鸦肯定又会上当受骗,有的小朋友说乌鸦这次可能学聪明了,不会再次把肉给狐狸……学生的思维顿时打开了,整个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加强合作学习与互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地位和学生是平等的。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加以点拨与引导。但教师应以听取学生的意见为主,尊重他们的想法。
    在教学四年级的一首古诗《江雪》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我决定通过边读古诗边画图的形式走进诗人的内心。我和孩子们一边读诗,一边分析,共同绘制出了一幅寒江独钓图。几分钟的工夫,这幅图被我们画得栩栩如生,学生也从图中领会到了整首诗的意境。这种方式的运用极其轻松与舒服,从而完成了高效的课堂任务,也让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感到兴趣盎然,新鲜感十足。
    总之,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是一名语文老师毕生的追求,也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当下,一个语文老师应重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发掘自己的个性,把握好自身的特点,以便为上好一节高效的语文课作准备。今天的课堂,学生是小主人,应变被动为主动,他们主宰着整个课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开放性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