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因细节而精彩 如何化解学生对拼音的“厌食”情绪 注重习惯养成丰盈学生素质
教育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2期 总第5012期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2期  下一期
注重习惯养成丰盈学生素质
来源: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 作者:汤利民 发布日期:2015-04-22 14:34:0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求真至善、追求卓越的何小人融办学精神和德育目标为一体,不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学生胸怀祖国立品德,放眼世界学本领的精神动力。
    一、优化环境,健全制度,浸润学生情操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为此,何小人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道路两旁,一排排由师生自编的“箴言带”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性情,启迪心智;“赛点时刻,凝练人生”八个醒目大字时刻激励着师生激流勇进,奋发向上;参差有致、蔚然深秀的法治文化广场,让师生在休闲健身之余,接受道德、法治文化的熏陶;简单朴素、自然大方的司令台取代了原有的高大围墙,寓示着学校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同时它也成为我校师生展示风采的新舞台。
    近年来,何小人不断探索、创新管理,在原本注重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文管理”,进一步健全了相互交织、密切协作的管理网络,以“求真至善”为核心,以学生的文化积淀和品行养成为重点,完善“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后勤服务”三项制度,通过“整合资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家校联袂”四条途径,落实“目标、内容、过程、评估、奖励”五个保证,和“定、查、导、研、评、总”六字方针,从而普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大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精细管理,用心落实,注重习惯养成
我校推行以“3Q7S”为抓手的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3Q”即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这是我们的工作目标;“7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这是我们的工作手段。扣住“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这一核心,我们力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心、细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
    在习惯养成方面,学校打破常规,化“刚性管理”为“人文指引”,注重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指导、学习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疏导。学校启动了全校性的“步步高”体验成功的评价模式,让学生在赏识、激励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比如训练后反思的习惯养成,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题目后,还要引导其进行多层次思考:想解题方法、依据、思路以及解题的多种途径,如此在习惯养成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三、推进项目,形成特色,提高德育层次
    我校注重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努力推进德育项目建设,竭力形成学校特色,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层次。
    坚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常态运行模式。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歌咏、乐器、舞蹈、绘画等文体娱乐活动,以乐促智,以技促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结合“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这一主题,让学生用丰富的感情、韵味和感染力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
    坚持武术传统项目建设。学校深入开展“武术操”系列活动,把武德教育与德育常规工作结合起来,以武促学,让学生在练武中健体、养性、明理、修德。用武德中的“礼”促进学生文明礼貌的形成,用武德中的“勇”鼓励学生做生活学习上的强者,用武德中的“信”激励学生有宽广的心胸。我校“武术操”曾在南通市“体艺2+1”现场会上激情演出,赢得满堂喝彩。
    继续打造“DIY自主管理模式”。学校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共建的文化氛围建设,努力挖掘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和管理能力。学校申请的该项课题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实践中。学生们自主、自能、自我管理的意识也在课题实践中有所提升。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征程中,我们教育人一定能够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努力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竭力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我校的办学新路子,全面优化德育工作,多方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