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看图讲述活动操作模式初探 酿活水之源听花开之音无锡市前洲北七房小学李彩萍 让男生在体育课中“阳刚”起来
教学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4期 总第5027期 2015年04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4期  下一期
酿活水之源听花开之音无锡市前洲北七房小学李彩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4-29 08:30:13

    无锡市前洲北七房小学,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小学,但她历经变迁,饱经风霜,已然走过了整整110个年头。学校以“农事”为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是不经意的,起初考虑得并没有这样深远,只是源于当初的现状。
    一、源起
    2003年,我到前洲北七房小学支教,看到操场旁荒废长满杂草的空地,脑海中想起的是一位哲人所说的话语:根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是否能利用学校周边的农事资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农事”为研究内容,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近生活呢?为了使这一想法得到认可,我在    相关的教育书中寻找着答案。
    著名印度教育家甘地说:“现代年轻人对于故乡的生活,他一点儿也不感到有诗意。他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读到这里,我的想法更加坚定了。我还想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意情怀,想到了陶行知教育的核心就是和自然拥抱……想到这些,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一绝妙的想法呢?
    二、源涌
    在师生们热火朝天的参与下,“莲溪农家园”诞生了。规模从2004年的1.5亩到现今的2.5亩,执着的坚持缘于那一颗颗滚烫的心中,如泉涌般溢满校园的激情。
    1.学农事之识
    三到六年级,每个班都有100m2的试验责任田,每个教师也不例外,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师生们自主选种,通过翻土、播种、浇水、除草、施肥这些田间管理的全程参与,他们学到了很多。
“别看锄地这件事看似很小,里面的学问可大呢!手握铁筢时不能离头太远,也不能太近……”“老师说‘减少是为了增多’,有时拔掉一些参差不齐的秧苗是必须的,这样地肥才充足,有了空间苗才能长得粗壮……”
实践出真知,一些农业知识、劳动技能就这样被师生们牢记于心。
    2.品收获之味
    蔬菜种植从播下种子到采收,一般生长期不长,短则一个月,长则三四个月,为此,我们与收获常相伴。
    为让学生品尝到自己“产品”之美味,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玉米节”“小厨师——露一手”“包馄饨比赛”等。当吃到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菜肴时,学生那不言而喻的喜悦化为浓浓的食欲。“我的孩子平时最不喜欢吃青菜了,这次从学校带回来的青菜,经过他自己烹饪,居然吃了大半碗,太意外了!”一位家长由衷地感叹。是啊,这些烙上自己汗水的菜,带着特殊的情感去品尝,滋 味怎能不美呢?
    3.孕体验之美
    学生生活的基本形式是认知、体验和感悟。任何人的学习都必须靠自己去亲身体验。我校师生通过劳动、学习,从不知到知,从知到想,从想到做,再从做到创造,在一系列的过程中累积了鲜活的生活经验,学校给予了诸多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展现。
    “我的菜地我做主”绘画、手工、摄影比赛中,一幅幅稚嫩却美轮美奂的作品,无不蕴含着那一份独一无二的爱。“我爱你——莲溪农家园”征文比赛中,篇篇唯美的文章中流淌的是学生从心灵深处涌出的真情。
    三、源清
    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探究,也没有反复推敲的课堂演练,有的是一次次实地操作,成功失败尽显在那一方菜田,真实可察。一个个围绕“农家园”展开的活动都是自然生成的,没想到会给师生带来那么多美好的情感。
    早晨、中午、傍晚,农家园里总能看到一些学生、教师的身影,或散步,或浇水,或观察,或采摘,农家园里常年绿色,俨然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2005年拟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建构与实践》和2012年的《构筑耕读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这两个市级课题都是依托这个菜园子进行的。该活动还获得了《无锡日报》《华东信息报》、“江苏城市频道”“江西卫视”“中国之声”等新闻媒体的青睐、报道。
    长期关注儿童教育的资深媒体人曹保印说:“北七房小学的教育方式,让他想到了轰动一时的儿童文学名著《秘密花园》。小说的主人公在纽约长岛布置自己家的花园时得到了灵感,小说讲述了一个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追求美好心灵的故事。而北七房小学的学生们,也正是这样一群幸运的孩子们。”朱永华在“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中写道:学校将自己“闲置土地”开辟出来,为学生们进行种植实践,让低年级的学生负责日常看护,高年级的学生负责种植管理,种植出来的蔬菜收入用来作为班费、爱心基金和实践活动费用等,可谓一举数得。诸多的赞赏更加坚定了师生的信念,十年磨一剑,学校2011年被确认为无锡市惠山区“农事教育”特色学校,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品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让学校成为“活水之源”吧,我们才能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