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立足学生长远发展 让“特殊学生”在课堂中健康成长 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月亮”怎么了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6期 总第5020期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6期  下一期
让“特殊学生”在课堂中健康成长
来源:无锡市育红小学 作者:吴志燕 发布日期:2015-05-07 13:16:42


    从教十几年,接手一个班很快就能发现班级里总有一两个特别的学生;接管了一个年级后,我仍然发现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的学生。一班有“自闭症”,二班有“嗜睡虫”,三班有“一根经”,四班有“皮大王”,五班有……教师是该花更多的精力“捡这粒特别的芝麻”,还是把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生这个“大西瓜”上?在我看来,无论是“芝麻”还是“西瓜”,只需要给其一片沃土,定能开花结果。这片沃土就是课堂,让每一位学生扎根课堂,培以兴趣的泥土,施以帮助的沃肥,以爱心浇灌,每一粒种子都能茁壮成长。
    我印象最深的这粒特别的“芝麻”就是小名,远近闻名的“瞌睡虫”。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天必睡。家长、教师乃至医生多方研究,原因至今不明。他每天一觉的后果是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成绩始终无法提高。而就在这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过后,他以三科总分299一跃成了“神”,学生们封其为——睡神。
    这一巨大的进步,就来自于课堂。本学期,我为他私人定制了关于课堂学习的几项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他的学习效果。
    措施一:课前预设,培以兴趣的泥土
    一次看书,小名忘记带课外书,正无聊地翻看着字典。我走过去鼓励他说:“不错,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学问大得很。你能读其百遍,其义自见。”我说得文绉绉的,小名立刻来了劲,赶跑了瞌睡虫。现在每节语文课前,我都会让他查阅一两个字、词的意思,或者是生字的部首,他会期待着在课堂上一展风采,这一兴奋劲能让他更有效、长久地认真听讲。例如教学课文《孙中山破陋习》时,关于“破”字,虽是常见字,此处却含义深刻,学生都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我对他一点头,他立刻精神焕发,捧着字典上台来宣读他查到的内容,那时的他哪还有昏昏欲睡的感觉,一招小小的“查字典激将法”,激起小名积极的学习劲头。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言不假。
    措施二:增加点名频率,施以帮助的沃肥
    小名如今是我课堂上回答问题次数较多的学生,简单的起立、坐下,让他的身体有了一次“充电”的机会。如此三五次,小名有了主动克制睡意的决心。他从被动回答到后来主动举手,也经历了一次次磨炼。开始,他常在课后向我抱怨:吴老师,您怎么总是让我回答问题?”我认真地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与大家分享,你自己会有所提高,其他同学也能有所收获!”在学《枫桥夜泊》时,他说:“寒山寺是因为有个会写诗的和尚叫寒山子,后来改名叫寒山寺的。”在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他说:“雷奈克会思考,会动手,才发明听诊器。我用两个纸杯,一根棉线,也可以做听话筒。”随着他一次次的精彩回答,课堂上的小名成了活跃分子,瞌睡次数明显减少。现在他还常跑来问我问题,一开口就是“吴老师,您知道……吗?”真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学士”模样。点点滴滴,可能学生没有感觉自身的变化,没有感觉到老师在换着角度帮助他克服瞌睡的困难,但是我觉得这才彰显了教育的艺术,也更体现了课堂的魅力所在。
    措施三:约法三章,以爱心浇灌
    每天要完成作业,进行巩固训练,这些都让小名十分苦恼,而安静的教室成了理想的睡眠环境,平整的课桌成了简单的小床,柔软的手臂成了舒适的枕头,他能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入睡。无论你大呼小叫,还是无奈地跺脚,他睁了几次眼,仍是摇晃着倒下去。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常常在放学后,他都要留下来补做作业。我想:既然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我决定为他特别增设一个“睡眠时间”。我安排他的同桌共完成这个任务:在做作业时,一旦发现小名睡觉,便让他睡五分钟。之后被同桌叫醒,小名会很不好意思,接下来就能较快地完成作业,反而超越了一些动作慢的同学。这五分钟的“黄金时间”给我的启迪是:课堂训练有时劳逸结合也能事半功倍,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现在,他再也不用留下补作业了,他奶奶总会开心地牵着小名对我说:“谢谢吴老师……”
    其实,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无论是“芝麻”,还是“西瓜”,让他们扎根于课堂这片沃土,用教学的艺术悉心灌溉,“瞌睡虫”也能变成学生们心目中的偶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