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融入概念教学 笔画教学策略浅探 走进动漫,走近母语
实践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8期 总第288期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8期  下一期
如何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融入概念教学
来源:靖江市西来镇土桥小学  作者: 黄妍 陈亮 发布日期:2015-05-07 16:55:45

   
     
    按照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虽出现了一些抽象思维,但还是通过具体的行为或者形象的事物来进行阐述的。也就是说,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形象思维”这一特点。然而,这与抽象的概念学习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让概念教学绽放出形象思维的花朵?在进入一线教学工作后,我对数学概念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积累了以下几点认识。
    重视感性材料的选择和积累
    举例可以丰富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但所举的例子一定要生活化。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性材料,越能增强学生的体会和感悟。
    在举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正反例的结合。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同为正方体的实物,如魔方、正方体积木等,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初步认识正方体,就“正方体是什么样的”谈谈自己的想法。接着,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获得的知识自主地举出一些实物。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举例的典型性和准确性,往往很多学生会举出一些反例。例如牙膏盒的一面是正方形的,一些学生会因此把牙膏盒这个物体误认为成正方体。此时,教师正好可以借助这一反例让所有的学生继续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们的区别,在举例和比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除了反例,有些学生可能也会举出一些特征不突出不够典型的例子,例如将黑板认为成是长方体的物体。笔者认为此时教师不能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应该就他们举出的例子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小朋友从正面看,只看到了黑板的一个面,这个面看似是长方形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黑板前自己摸摸,感受下黑板的中间是凹进去的,这就不符合长方体的特征了。如此一来,既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概念,也帮助学生积累了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提起概念教学,往往出现在教师和学生脑海中的是抽象感和枯燥感。但如果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出发,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将数学概念置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之中,将为枯燥的概念教学增添几分生动性和趣味性。比如“九九乘法口诀表”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死记硬背,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还会损害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我选择创设《西游记》中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欢笑声中记住“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等口诀。在学生兴趣浓厚之时,我还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前后口诀积的变化,思考积的大小关系。这样,学生就能一下子记住前后三句口诀,大大降低了背诵的难度。
    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对概念的形成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尽可能地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如在“千米和米”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到操场跑步,让学生知道一圈跑了多少米,一千米要跑多少圈,从而感受到“千米”和“米”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再如一年级在教学生“含有括号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图例时不知道该选择加法还是减法。究其原因,就是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上不够准确。所以我认为,这在初识“加法”和“减法”时功课就要做到位。与其用很长的时间让学生去背20以内的加减法得数,不如在第一课时,就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动手摆小棒,进行数数,感受加法就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减法就是把两个部分分开,再结合“分与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加法与“合成”的关系,减法与“分开”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认识。
    我相信,将概念教学形象、生动地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必定能够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概念教学定能绽放出形象思维的绚烂花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