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质疑问难走好自主预习的第一步 丰富形理追求质感 ———对单位概念教学课堂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8期 总第288期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8期  下一期
浅议小学数学“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
来源:靖江市滨江学校  作者: 郑红娟 发布日期:2015-05-08 08:56:11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本文就针对这一教学模式从不同阶段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阅读前,对学生知识储备的有效激发
    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具有的一些数学知识储备来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激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后续阅读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一)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激发
    小学生本身对于数学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如果能够做好这些知识内容的有效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些知识也是教师进行阅读式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借用一些现实生活的实例或实物作为激发的导入点,有效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灌输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下进行学习。
    (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学数学教材就像故事书一样,彩色的图画,儿童化的语言可以增强孩子阅读的兴趣。此外,精美的课件可以激发孩子浓烈的兴趣。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让孩子先欣赏一些对称的剪纸,生活中的对称建筑等,一场视觉盛宴激发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开展数学阅读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中,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个阶段是一个学生养成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能够有效帮助自己的学生去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学习策略。学习本身是一个主动过程,但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需要在一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和一些挑战性的目标。因此,在进行阅读式教学时要采用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一)学生的自主阅读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自主阅读获得的资料所存留的印象,要远比其他方式深刻得多,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阅读学习时应多给学生留一些时间,让他们去自己阅读教学内容,对教学材料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认知和理解。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和标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大胆估计和猜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
    (二)教师的指导阅读
    阅读中,这个阶段是整个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学习定位和阅读方向。学生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阅读时,教师可以针对已有材料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针对一类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思考,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思维逻辑。数学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数学定义和概念,许多概念单单依靠学生自己阅读很难读懂和理解。以苏教版三年级《分数的认识》为例,许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准确定义,这就为学生之后学习运算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对概念中一些难懂的地方进行讲解。
    三、阅读后,对学生学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对于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的环节,同时也是检验一个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的数学教师要能够和学生们展开积极的互动和交流,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探讨,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过程有一个总结。同时,教师还能够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后对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有主次地帮助学生回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总而言之,通过三段式的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这为学生以后长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推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