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思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写话教学有妙招 《找规律》教学设计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0期 总第5059期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0期  下一期
激发学生思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来源:淮安市凌桥中心小学 作者:张春红 发布日期:2015-06-17 13:44:2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互动,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
    一、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探究
    学习中的主动探究是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也更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熟悉和巩固数学知识。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性实践活动。
    1.质疑引趣。“刚才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面积既麻烦又不准确,更不适合在现实生活中计算三角形土地面积时使用。谁能探索出一种既简便又科学的计算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探究实践。“请同学们拿出各自准备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板,先标明它的底和高,再想办法把它拼成已学过的几何图形。”教师说完后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比较,发现新拼成的几何图形与原来两个三角形的底、高及面积都存在相应关系,再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3.验证实践。教师启发学生只用原有的一个三角形纸板,采用剪拼的方法再次操作,验证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变静寂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活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倡导以学为本,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争做到:(1)容忍“出错”。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方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而应“见怪不怪”,积极寻找原因。给学生一个暴露错误的机会,让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更能使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勇于思考、学会思考,从而乐于思考。(2)允许插嘴。在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插话,如果教师此时的态度表现为无视、嘲讽或训斥,那你的做法就是在扼杀学生绚丽思维火花的迸发,阻挠学生智慧、灵感的涌动。此时我们应适当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予以肯定,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高效地学习、思考。
    三、变充盈式画面为留白式画面
    现如今,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会出现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活动一个接着一个的现象。看似学生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课堂效果好像很精彩,但实际上,学生整节课都处于紧张、亢奋的状态,没有时间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没有时间加工自己储存的信息,更没有时间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适量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对这一节课的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具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就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提出更深入的问题。
    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上“布白”,如在新知教学部分结束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现在有没有不清楚的问题或你认为理解的最精彩的地方?可以大胆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这个过程既引发了他们的数学思考,又让他们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元认知”能力得到了培养。
    的确,数学教师如果能在指出规律时留下思考的空白,在阅读教材处留下咀嚼的空白,在创设情境处 留下悬念的空白,在新知学完后留下回味的空白,便能够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学生数学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