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环境:给“目的颤抖”松绑 让美术课堂流淌生活的七彩绚烂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
创新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1期 总第5067期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1期  下一期
让美术课堂流淌生活的七彩绚烂
来源: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陈红 发布日期:2015-06-25 08:55:58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课堂教育中,把一些生活元素“请”进课堂,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快乐的学习与体验中,享受“美的盛宴”。为此,我做了一些简单的尝试。
    一、情境导入,品味生活
    我以学生的生活背景来展现情境,把教材中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情感体验,增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美术教材的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忘我地参与教学活动,体验生活的乐趣。
    如一年级的《花式点心》一课,我在每个孩子的课桌上放上自带的小点心,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被吸引住了,一脸的惊喜。在座位上坐定以后,胆大的孩子已经把面前的点心拿在手里把玩,胆小的则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口水在嘴里打转。看着孩子们丰富的表情,我笑了。“小朋友们,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点心,尝一尝吧!”孩子们欢呼起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时候我又对他们说:“仔细看看这些小点心,上面有什么?”孩子们开始观察自己的点心,随即自然地走进了课堂之中。
    二、内容设计,体验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激情,人们可以从自然界中得到很多启示。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五彩缤纷的世界,扩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为艺术创造美打下儿童时期的基础。
    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经验,结合他们熟悉的事例,创设各种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圆圆的世界》一课,为减轻学生描绘圆形纹样的难度,增加趣味性、应用性,根据教学内容,我事先通过校讯通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些圆形物品:盘子、小圆凳、手镯、单色无纹样的伞、杯子、陀螺等,让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如橡皮泥、彩纸、颜料等)进行设计。教学时,我让学生玩玩自己带来的圆形生活用品,让他们亲手摸一摸、看一看、坐一坐、说一说,充分让学生进行感知活动。整节课其乐融融,孩子们享受在生活化的课堂之中。有些孩子甚至还想把这一课学到的知识利用起来,美化自己的房间,让课堂中的快乐延续到课外。
    三、作业设计,描绘生活
    除了课堂中需要完成的作业,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给日记配画、观察事物、自编小报等等,充分拓展美术作业的形式,并逐步走向开放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1.趣味性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级段设计不同的趣味性作业。如让低年级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纸,让中高年级的孩子自编美术小报等。学生在完成这类美术作业时,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也可以提高创新能力。
    2.动手类作业。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的教学,设计一些课外的延伸作业。毕竟孩子们在课外所能搜集  到的材料很丰富,时间也很充裕,教师可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多动脑、勤动手。在下一次的课堂上,孩子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展示出来,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提出改善意见,让孩子在生活中自发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生活是知识的聚宝盆,生活化的教学可以促进孩子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将美术教学生活化,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美术。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现代生活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儿童美术也应走进生活,参与生活。教师应从儿童的需求和特点出发,引导他们了解美在生活中的不同功能。只有学会根据生活需要选择美、创造美的生活,才能让美术教育生活化,充满活力,才能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