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环境:给“目的颤抖”松绑 让美术课堂流淌生活的七彩绚烂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
创新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1期 总第5067期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1期  下一期
自由的环境:给“目的颤抖”松绑
来源: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作者:张学梅 发布日期:2015-06-25 08:58:23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赌徒拿着瓦砾去赌,几乎逢赌必赢,而当他拿着万两黄金去赌时却输得一败涂地。我们身边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案例一:浩明是个学习踏实的孩子,每次作业他都能出色完成,课堂上也时常能听到他的精彩发言。浩明妈妈对他的学习极为上心,时常会打电话和我聊聊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但每次测试他的成绩都很不理想,一到关键时候就掉链子,这让他的妈妈很是烦恼。
    案例二:韩兆越是个热情活泼的男孩,在班里人缘很好。开学初我就把他找来,希望他能担任班级纪律班长一职,他很乐意地答应了。有了他的协助,班级纪律好了很多,我很庆幸找到了韩兆越这个得力的小助手。于是我在班级里认真表扬了韩兆越,并告诉大家,如果他们表现得像韩兆越一样出色,下个月就可以和他一起竞选纪律班长。
    一次数学课后,茆子祥跑来告诉我:“老师,韩兆越为了得到数学老师的表扬,把李启宇上课看课外书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把书没收了,李启宇在教室哭了。”还没等我发问,茆子祥就又急着向我报告:“其实我们已经提醒李启宇把书收起来,让韩兆越给他一次机会,可他就是不听,非要报告老师。”从他的话里,我听出他对韩兆越有不满。
    一次音乐课后,不善言辞的李宇涵跑到办公室送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1.韩兆越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头到处看4次。
    2.韩兆越趁老师不注意私自离位2次。
    3.韩兆越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找同学讲话3次,老师发现后,把他喊起来站着。
    事后,我找了韩兆越,他委屈地哭了。他告诉我,他就是想管好班级纪律,想继续担任纪律班长,不想被别人换下去。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时,越是集中注意力瞄准目标,线却越是难以进入针眼。也就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目的颤抖”。
    浩明正因为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应该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不能允许他有任何不如别人的地方,所以他太看重每次的测试,导致考试前心理压力太大,所以即使平时在自由环境下能够牢固掌握的知识,到考试时也回答不准确了。同样,平时把班级纪律管理成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的韩兆越,却因为担心可能会被别人换下,而把原来做得很出色的工作弄得一团糟。
    比较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当成人的高期待值折射在孩子身上时,无形中让孩子处于紧张的氛围中,失去了原来可以尽情发挥才能的自由环境,把原来可以出色完成的事情做得很糟糕。因为自由环境的改变,出现了“目的颤抖”,造成了对儿童的一种伤害。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人们往往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而处于高压环境下时,便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怖、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案例二发生后,我没有批评韩兆越,更没有替换纪律班长一职,而是找他聊天,让他懂得纪律班长一职的意义,表扬他认真的态度,并让他反思最近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告诉他,当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要学会放松,学会鼓励自己,可以用“深呼吸”“不要紧张”“你能行”来提醒自己。就这样,韩兆越在我给(下转第19版)(上接第5版)他营造的宽松环境中,学会了调节情绪,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喜好,选择方式和视角,发现自己的独特,以自己的发展进程取得成功,所以自信的建立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们在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环境进行学习时,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体验和经验积累,而非他们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案例一中浩明正是因为没有自信,所以每次正式考试时过于紧张,成绩总不理想。后来,我及时和浩明的家长沟通,希望他能够对浩明平时取得的成绩及时鼓励,而对他每次的失误采取淡化态度,逐渐将孩子的注意重心转移到取得的成绩上。几个月下来,浩明自信多了,“目的颤抖”现象也就不治而愈了。
    目标本是引领我们前行的,如果将目标做成沙袋捆缚在身上,每前行一步,巨大的牵累与莫名的恐惧就会羁绊你的手脚,这样又如何能成功?让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环境,为“目的颤抖”松绑,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树立自信心,学会自我调控,健全人格,让学生走得更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