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以《认识米》教学为例 情境让语文课堂充满动感《边城》教学案例解析 微笑给课堂带来灵动 海门市东灶港小学“微笑课堂”初探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1期 总第5067期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1期  下一期
在充分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以《认识米》教学为例
来源:溧阳市西平小学  作者:崔玉琴 发布日期:2015-06-25 09:58:53

    《认识米》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厘米”的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米是长度单位的主单位,在教学中如何设计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呢?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课前思考
    关于长度单位的学习,常感觉自己在课堂中该讲的都讲了,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单位的使用却经常让人哭笑不得。总觉得可能是学生马虎,实际上是学生“量感”的缺失。如何让“米”长在每个学生的心里。也许我们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米”学习的起点在哪里?
    在厘米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具备了“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等长度单位学习的活动经验。这些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米”的重要起点。
    2.怎样借助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量感?
    所谓量感,就是学生对量的感觉,是通过视觉或触觉对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态的认 识。“量与计量”的学习中是发展学生的量感为重要内容。“米的认识”应该达成以下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2.感知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体会米的实际应用范围,并能用米作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多元建构——寻找学生经验积累的“关键点”
    1.对接“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已有学习经验。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如测量物体的长度,观察测量的数据等。课本是生活中数学的一种提炼、概括和升华,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任何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都可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
    2.调动多种感官,积累学生的观察性经验。
    “米”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学生感知的难度较大。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认知现实出发,设计学生可感知、可触摸的熟悉场景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构建米的概念,加深对1米大小的感受。如:认识米尺,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指出从0刻度到100是1米,再让学生指一指1米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观察米尺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数一数发现1米等于100厘米。
    3.搭建数学活动平台,提升学生体验性的经验。
    本节课的活动有“量、估、比、剪、拉”等,这些活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动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更充分的经历体验。
    4.引导概括对比,提升学生的策略性经验。
    (1)加强1米的不同感知,逐步构建1米的量感。
    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观念不强,体会“1米”的实际大小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可为学生选择多种渠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感受体会,逐步加深印象。先让学生自己剪1米长的彩带,比划一尺与1米的大小,找一找生活中1米长的物体。然后老师提供几组数据,通过拼一拼,让学生具体地感知1米,如几把20厘米的学生尺拼起来长1米,几本数学书拼起来长1米。再让学生把自己猜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的数据相比较。在反复比较自己熟悉的学生尺、数学书等与1米实际大小的关系,学生真切感受到了1米的大小。
    (2)组织有效的练习对比。
    学生对于看起来很相近但却不同的数学概念很容易混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以辨析,加强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比较。即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候使用厘米,什么时候使用米。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长度单位概念。
    总之,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从儿童的视角来解读教材。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许可以多一份睿智与坚定,以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给他们带来快乐,同时也幸福自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