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以《认识米》教学为例 情境让语文课堂充满动感《边城》教学案例解析 微笑给课堂带来灵动 海门市东灶港小学“微笑课堂”初探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1期 总第5067期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1期  下一期
微笑给课堂带来灵动 海门市东灶港小学“微笑课堂”初探
来源:海门市东灶港小学 作者:仇国新 发布日期:2015-06-25 10:01:24

    曾几何时,课堂用表面化的热烈,替代了紧张的脑力劳动。课堂教学不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学生丧失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性的基础;不考虑儿童的本能或先天的能力,忽略对儿童心灵成长的关怀。
    有人说,事非经过不知趣。让微笑融于课堂,成为海门市东灶港小学探究微笑课堂的源头。微笑对于师生来说是一种正能量,它所延伸的词汇多,如振作、坚持、期待、信任、风度、状态等,给予人一种超脱的魅力,给人热情和友善、宽容和豁达。因此,微笑是一种状态,它包含着自信和阳光。如玉珠落盘般的微笑提炼,这源自于海港文化立校的东灶港小学走过的足迹。从提炼大海品质,到确立海港文化下的“微笑课堂”构建,让教育抓手更具有立体性。在这期间,专家组来校及时引领,更丰盈着它走向成熟。
    “微笑课堂”的理性思考
    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改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营造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儿童天性的自由表达免受惩罚,特殊表现不受歧视;开展学生能充分参与、彼此接纳、享受关怀的教学活动;创造受鼓励的、被积极预期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改变现状”的乐观心态。这是“微笑课堂”的目标追求,而对于执教的老师们,学校有如下期盼:(1)课前有微笑,用教师的热情去感染学生;(2)课中有微笑,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课后有微笑,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将这类结果作为“微笑课堂”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教师队伍成长上做文章。
    要求教师努力达到“微笑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落实“三自”——自觉学习、自主探究、自信展示;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体现“四有”——有情趣、有文化、有活力、有智慧;遵循“三层六度”——教师层面(亲合度、整合度),学生层面(参与度、练习度),师生互动的层面(自由度、延展度)。
    “微笑课堂”助推教师成长
    在”学程导航”理念的指导下,东灶港小学尝试构建“微笑课堂”五大环节教学模式——导:有效导学;预:自主预习;探:互动探究;展:展示反馈;测:检测反思。
    在学校内,从老师个体到集体备课组,就导、预、探、展、测这五字环节,老师们经历了思想的碰撞。
    凸显“微笑课堂”的教学设计,并认真听课,参加关于“微笑课堂评价表”的研讨活动,一组组要义,让老师渴望理论的再提升。学校推进的“问题为起点,课例为载体,行动研究为途径”校本研究体制得到凸现。“扬帆讲坛”“踏浪课堂”成了老师成长的推进器。
    “微笑课堂”的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赋予了“扬帆讲坛”以内涵。学校认为,“微笑课堂”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师生自由、平等的氛围,始终要充满欢乐,学生乐学,并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课堂气氛和谐。在教学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在课堂上关爱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从标准中解放出来,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收获。老师们跟上“微笑课堂”的步伐,其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保持相向而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与“微笑课堂”相适应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则是“踏浪课堂”的着力点。
    “微笑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方法得当,而且应该燃烧激情,独辟蹊径,能引领学生探索、学会、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与途径,并且能够激起学生大胆质疑,热烈争论,动手参与的热情。“微笑课堂”要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目光明澈,激发起他们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浓厚的兴趣,要能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发现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有自觉主动学习人类文化的强烈求知欲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微笑课堂”探究以来的几年间,东灶港小学从儿童的需求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努力研发、创造了七彩贝壳、聆听课程、海洋剧场、晨诵课程等卓越课程辅助着课堂走向微笑,这不仅是一种对师生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种未来的朝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