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意的语言中培植诗歌的种子 巧用、活用、妙用课本插图 真空传声实验装置的研究与完善
教学一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1期 总第5067期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1期  下一期
在诗意的语言中培植诗歌的种子
来源: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 作者:吴永树 发布日期:2015-06-25 11:09:16

    美的语言总能给人美的享受,让人不禁想亲近它、拥抱它、记住它。每次我读到如诗如画的语言,心中都会激荡起层层涟漪。虽然学生也能读书入情、入境,但总会让我感到不尽完美。
    这次又教到老舍先生的散文《草原》,文中的一句话“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让我产生了一个美丽的想法——何不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那首奇丽的小诗?
    师:第一小节中哪句对草原的描写让人惊叹,让人舒服呢?默读并勾画出来。
    (生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并动笔勾画)
    生:我画的句子是“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清新的空气、明朗的天空让人觉得既惊叹又舒服。
    师:其实你画的句子就是一首奇丽的小诗,想再读一读吗?
    (师出示根据这个句子改编的小诗)
    生:那里的天
    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
    是那么清新
    天空
    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
    高歌一曲
    表示我
    满心的愉快
    师:多么奇丽的一首小诗啊!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觉得这么美丽的草原真让人既惊叹又舒服。还有哪些句子让人既惊叹又舒服呢?
    (生朗读、交流所画的句子)
    师:你能够学着老师的样子把你所画的句子改编成一首奇丽的小诗吗?自己试一试。
(生自主改编,师巡视并及时给予适当指导)
    经过五六分钟的时间,学生们的诗歌作品相继出炉:
    生1: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
    是绿的
    小丘
    也是绿的
    生2:羊群
    一会儿
    上了小丘
    一会儿
    又下来
    走在哪里
    都像给无边的绿毯
    绣上了
    白色的大花
    生3:那些小丘的线条
    是那么柔美
    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
    流入云际
    生4:在这种境界里
    连骏马和大牛
    都有时候
    静立不动
    好像
    回味着草原的
    无限乐趣
    师:刚才我们一起朗读了四位同学改编的小诗,我们把这四首小诗合并到一起是一首多么奇丽的诗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改编后的小诗)
    生活里处处都有诗歌,一花一木一事一人,都可以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课后我布置作业,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用优美的词句描述成一首小诗,学生兴趣盎然。
    于是,便有了稚嫩但未经粉饰的文字。
    生1:小小的粉笔
    穿着白色的衣裳
    瘦瘦的身材
    有传授知识的力量
    老师手中的魔法杖
    一笔一画
    开拓知识的道路
    学生心中的金钥匙
    一点一滴
    打开知识的大门
    牺牲着自己
    犹如吐丝的春蚕
    奉献着自己
    好似燃烧的蜡炬
    时刻不忘
    用生命
    铭记自己的使命
    生2:水仙花
    像美丽的仙子
    亭亭玉立
    在清澈的水中
    当微风
    轻轻吹来时
    便摆动起
    那柔美的身躯
    婀娜地跳起
    那迷人的舞蹈
    生3:秋天的美
    是成熟的——
    它不像
    春那么羞涩
    夏那么袒露
    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
    是理智的——
    它不像
    春那么妩媚
    夏那么火热
    冬那么含蓄
    虽然新课标指出,教学不能总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客观上,仍然有繁琐凌乱的分析、支离破碎的讲解、海量习题的训练出现在课堂中。诗情、诗意、诗韵似乎离语文课堂越来越远,甚至成为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让课堂充满诗意,让学生栖居于诗意的课堂,这是每一个有责任心、为学生未来着想的老师的梦想。特级教师朱永新说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新课标中提出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作浅近的诗歌是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的完美诠释。学生的潜能是无止境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用童真的心灵看待世界,用诗歌的言语表情达意。诗歌是生活的记忆,是成长的脚步,给学生开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他们的心灵葆有一片诗意的绿洲;给学生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挥舞着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在诗歌的蓝天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