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中的问题反思及对策 幼儿为本,解放孩子 浅析新课改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2期 总第5075期 2015年07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2期  下一期
浅析新课改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来源: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作者:蔡亚东 发布日期:2015-07-01 16:08:36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二是指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科目体系;三是具体指某一门教学科目。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每一个个体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可能性,教育就是要挖掘学生潜能,各得其所,各有所长。学生也是具有个性发展需要的人,教育就是要维持、发展学生的需要,重视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培养。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品格,不但发展其智力,还包括品德、情操在内,使每个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实现目标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和个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课程要有弹性和选择性,突出时代感和实用性。
    二、优化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指针
    注重完整和课程的整体化。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重视完整目标和课程整体优化。教师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引导学生而不是塑造学生。学校教育,一切都应以受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从整体上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
    稳定基础和课程的综合化。课程改革的发展正沿着综合——分化——综合与分化统一的轨道前行,从追求高深内容转向重视必要的基础课程。同时重视课程的综合化,把不同的学科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综合起来,并拓展新课程领域,力求符合科学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重视统一和课程的多样化。课程的多样化要求教师注重必修课的限定性,同时拓展选修课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重视课程的开发,如环境课程、心理素质课程、社区课程等。
    着眼全面和课程的个性化。通过各学科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而且能结合相应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学习。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单       一,不利于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因此,学校不仅要有以学科为出发点的共享课程与教材形式,也要有个性化课程与教材形式。  
    三、完善课程结构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保障
    学科课程——基础、关键。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学校课程应根据各门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体系来进行组织。
    学科课程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一方面,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社会还规范着个性的发展方向。通过学科课程,学生获得大量间接经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使学生的个性品质逐步得到培养和完善。
    活动课程——延伸、丰富。活动课程一般包括科技、体育、文艺、劳技活动等,它不仅是教科书的补充和延伸,反过来也促进了课堂教学。如教学《春天》一课,教师可结合唱歌、绘画、踏青等活动,使学生对春天有全面的了解,并在活动中丰富其知识,锻炼能力。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活动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选择的自愿性,能较好地展示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潜在课程——拓展、深化。潜在课程也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与显形课程相对,它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也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又时时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建设、设备等)、文化情境(布置、仪式等)、人际情境(关系、风气等)。潜在课程的作用有时超过有意安排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学校良好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丰富多样的劳动和实践基地,教学楼内科学的布局和寓意深刻的陈设,都是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外部教育条件。教师要善于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