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格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为学生主动思维助力添翼 让水墨课堂更有“水墨味”
一线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2期 总第5075期 2015年07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2期  下一期
将人格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来源:金坛市指前实验学校 作者:夏罗俊 发布日期:2015-07-02 09:01:40

    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成长期,可塑性强,是培养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呢?我认为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人格形成与课堂教学的一般关系
    当前,教师队伍中仍然有一种片面认识存在,认为学生人格形成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学科有关,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正是在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下,其他学科的教师不重视本学科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更不会在本学科中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结果其他学科在对学生人格形成中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失去很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和时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而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上学习。因而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人格形成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
    课堂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哪些作用呢?
    (一)直接作用 所谓直接作用,就是指课堂教学活动能直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意识,使审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可以直接培养学生求善,形成完满人格的道德特性;还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自觉性等品质。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等直接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作出贡献。
    (二)间接作用 间接作用就是指课堂教学活动能间接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间接作用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
    (三)综合系统作用 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一方面,各自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就是说,各个学科抓住自己本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另一方面,由于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交叉、教学方式的交叉,又必然导致学科教学活动在影响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系统的综合作用。
    三、课堂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师生教和学的互动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面、综合而又系统的,但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知识,二是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应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人手。
    一是教师自觉学习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并自觉地把这一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自觉意识。
    二是教师在自觉意识的指导下,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也就是说,教师自觉地把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容挖掘、利用起来,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四、正确处理课堂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时,要摆正学科知识传授与健康人格培养的关系,把健康人格的形成融于学科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之中,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分清主次,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为此要防止以下两种倾向。
    一是把学科知识教学与人格培养对立起来,教师不可只重视学科知识传授,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或者只注重人格培养,而忽视学科知识传授。
    二是把两者等同起来,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传授到家,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就必然形成健康的人格,或者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健康的人格,学科教学会水到渠成。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总之,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在知识传授中、在能力培养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培养三不误,为培养知识水平高、能力强、人格健康的人才而努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