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君:善待每个孩子 孙冬梅:树人者先育德 李文星: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节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3期 总第5101期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3期  下一期
孙冬梅:树人者先育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8-28 14:28:55


    孙冬梅是射阳县人民路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自工作以来,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生的无比热爱,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她以慈母般的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默默无闻地塑造着一颗颗美好的心灵。
    她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职责在于树人,树人者必先育德。做有德之师,方能育有德之人。在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孙冬梅总是一丝不苟。每接到一个班级,她都会花较大精力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在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一直离不开她忙碌的身影。
    孙冬梅根据学校实际,因人制宜,创新活动平台,开展五项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 长。
    一是每天晨会开展一次“礼仪三分钟”活动,宣传“八礼四仪”的具体内容、活动意义,使学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是开展“童心童德”大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与父母一起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们坚韧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与学校的孝心教育相结合,围绕“读一本孝道文化书籍、唱一组孝道歌曲、做一件敬老爱老好事、写一篇孝道感悟周记、出一期孝道文化手抄报”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学生成为孝道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四是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引导孩子们通读经典,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如她与学生们诵读经典《弟子规》,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规则;五是与学校活动相结合,搭建个性展示平台,如配合学校的广播操、手抄报、写作等比赛,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一展风采,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孙冬梅在多年的品德学科教育教学中,设计了活动型、开放式“四段式”教学模式,即“情境铺垫——讨论明理——对照内化——外化实践”,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作为品德教育工作者,她还注重将心得经验撰写成文,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010年9月,她被评为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这项殊荣既是对她的肯定,更是对她今后教育工作的最大鼓励。
她是留守儿童的守护神
    在学生的心目中,孙冬梅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声问候……都能唤起学生心中爱的幼芽,撑起孩子心中爱的世界。
    孙冬梅关心学生,不仅体现在温暖的言语中,还落实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上。她班的留守儿童刘浩(化名)因父母离异而心灵孤僻,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孙老师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课后经常找他谈心,帮他解决问题,还带他去公园游玩,为他添置御寒的衣服,甚至让他在自己家里吃住,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现在的刘浩已经走出了阴影,脸上洋溢起充满阳光的笑容,私下里亲热地称孙老师为“妈妈”。
    她班的另一名留守学生张丽(化名),学习态度散漫。孙冬梅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常常寻找她身上的优点,随时随地用微笑去鼓励。张丽的家长打工回来,看到孩子的进步,内心充满了感谢和喜悦,把感谢信送到学校,夸赞孙老师“不是监护人,胜似监护人”。
    她是别样教育的有心人
    2013年,孙冬梅的班上来了一位叫小兵(化名)的自闭症儿童。面对这样一个“定时炸弹”,班主任工作陷入了危机,于是孙冬梅踏上了帮助小兵成长的征程。首先,为他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打开他的心灵之窗。在得到家长的支持下,她逐步了解小兵,走近他的生活,并教导同学生勿用异样的眼神看他,要积极地帮助他。其次,积极关注小兵身上的优点,让他发挥所长。在孙冬梅和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下,现在的小兵已能解决稍有难度的数学问题,能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在作文中表述,能把内心世界完美地展现在图画中,他的作品在校美术作品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喜人成绩。“孩子患有自闭症,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帮助。作为教师,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挽回孩子的一生,但一定要竭尽所能帮助他们打开心扉,健康成长!”
    孙冬梅就是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她总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孩子们如阳光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文/顾明永 鲁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