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教育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做一个有爱之师 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策略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3期 总第5101期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3期  下一期
浅析书法教育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来源: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赵红钦 发布日期:2015-08-28 16:12:59

    书法是中华艺术瑰宝,提高儿童书法素养,能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锤炼意志品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阳光的性格。
    特殊儿童因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在同龄人及社会群体中容易遭受排斥、歧视和孤立,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书法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特殊教育中融入书法教育,能让特殊儿童体会成功的喜悦,触发他们自我肯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对于促进特殊儿童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特殊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生活与学习的最佳伴侣,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特殊儿童的习惯培养融于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而书法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载体,在书法训练的同时,可以让特殊儿童体会书写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书写工具的摆放、握笔转腕的流畅、书写姿势的美感,在细节的熏陶下,逐步让特殊儿童对书法训练产生兴趣。
    很多特殊儿童在课堂上坐不住、听不懂,教师若能让他们从欣赏到模仿,从单一的笔画练习再到简单的汉字书写,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特殊儿童的某些不良习惯会逐渐消失,书写工具摆放整齐、坐姿端正,书写流畅等良好习惯会逐渐养成,这些好习惯可以迁移到书法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特殊儿童注意品质的提升
    注意品质的缺陷是特殊儿童尤其是智力障碍儿童的典型特征之一,他们的随意注意发展很不稳定,容易导致学习滞后,甚至产生无效学习。书法教育,作为康复矫正的辅助手段,可以利用感官的刺激不断冲击大脑皮层,引起大脑各系统的连接,再由运动神经直接反馈,从而形成通畅的书法练习体系。
    书法是一个灵动的过程,但在书法练习初期,大多数特殊儿童只能依葫芦画瓢,但要想把“瓢”画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字形的特点、结构的摆布、笔画的穿插以及运笔的过程,都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在书法训练的干预中,特殊儿童的注意品质也将由短时、无意实现长时、有意的优化。实践证明,书法教育对特殊儿童的康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有利于特殊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能轻松地找到打开学习大门的金钥匙。在特殊儿童书法训练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还得培养学生持久而深刻的稳定兴趣。因此,书法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特殊性、需要的个别化,采用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燃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激情,同时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将其转化成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不同孩子的兴趣会有所不同,书法教学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进书法大师勤学苦练的轶事;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笔画的动态演示中,学会提压顿收;孩子们思维简单,可以利用双勾描摹,让学生简易操作;孩子们情绪波动大时,教师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安抚心绪;孩子们喜欢表演,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们模拟书法家习字,在情境中体验乐趣。
    在多样的教学形式中,孩子收获了无穷的乐趣,教师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练习书法的内驱力开始启动,真正将外部动力变成自主的需求。
    书法教育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尝试,在书法教育的道路上,为特殊儿童创设无障碍学习通道,让特殊儿童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