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沉默,让学生行为更“绅士” 数学教学中绘画手法的运用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3期 总第5101期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3期  下一期
如何教会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来源:盐城市秦南小学 作者:陈万军 发布日期:2015-08-28 16:29:49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并没有把分析的方法教给学生,因此相当多的学生只能靠“仿”“猜”“押”去解题,严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师应怎样教会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呢?
    一、明确数量关系的基本教学要求
    学生能够自己辨别题中各个数量的属性。比如学生能辨别出某个数量是速度还是距离,是总价还是单价等。
    弄清数量之间的分合变化关系。比如学生能够说明整体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分合关系,一个数量自身的增加或减少、扩大或缩小的前后变化关系;两个数量相比较而呈现多与少或倍数的关系;三个相关数量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分合变化关系等。
    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数量关系式。
    二、引导学生掌握数量间的结合规律
    在小学四则运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有一个最基本的结合规律:整体数量同部分数量之间分合变化规律。这种分合变化前后始终是等量的。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整体数量与若干个部分数量之间的分合关系。当整体数量与不相等的若干个部分数量产生分合时,表现为加减法的关系;当整体数量与相等的若干个部分数量之间产生分合时,表现为乘除法的关系。
    2.一个数量本身的增加或减少、扩大或缩小,前者表现为加减法关系,后者表现为乘除法关系。前后变化也同样构成了整体数量与部分数量的分合关系。
    3.两个数量相比较而呈现出多与少或者倍数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其中的较大数看作一个整体数量的话,它就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较小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比较小数多。这也可以看作是整体数量同部分数量的关系。
    4.三个相关联的数量,其中一个是整体数量,一个是部分数量,还有一个是对整体数量和部分数量起联结和制约作用的数量。如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中的“时间量”,物价问题中的“物品件数”等。这也充分体现了整体数量和部分数量之间的分合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量的结合观念,研究各种数量结合的形式,揭示他们结合的原理和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多种方法
    实物演示法 尤其在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使用此法。学生观看实物演示或自己摆弄实物,看清整体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分合关系。
    直观图示法 通过画线段图或列表,展现题中整体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演绎分析法 抓住应用题中直接或间接表示数量关系的语句,转变为文字题。或者运用等义代换的方法,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说法,以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整体数量与部分数量的关系。
    假设推理法 有些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一时不容易看出来,可以运用假设推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如“鸡兔同笼,共有8个头,20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这里要从一个整体量中,求出两个部分数量,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假设8个都是鸡的头,那么就只有16只脚,尚欠4只脚。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只脚,可见至少要有2只鸡换成2只兔子,才共有20只脚,即可得出笼中有6只鸡和2只兔子。
    语言描述法 学生已经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基本形成数量的结合观念后,教师只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整体数量与部分数量的分合关系即可。
    整体数量与部分数量的结合关系几乎体现在一切四则运算应用题中。其数量间的分合关系在简单应用题中比较单一和直接,而在两步以上的复合应用题中则比较复杂和间接,出现两三组以上的数量交叉结合,有的是先分后合,有的是先合后分,有的则是一分再分或一合再合。
    但不管应用题中数量结构如何变化,学生只要能把握住整体数量和部分数量之间的联系,就能依据四则运算的基本原理,选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