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主题赏读》导学例谈 语文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认识京剧脸谱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4期 总第5108期 2015年09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4期  下一期
认识京剧脸谱
来源:连云港市东港小学 作者:邱成娣 发布日期:2015-09-17 11:28:3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练习7——认识京剧脸谱。
    教材分析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学会把脸谱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
    课前准备 准备几张自己画的脸谱图案和课件以及《唱脸谱》《包公》视频,让学生们搜集京剧角色的资料,并准备油画棒、彩色水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脸谱知识,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分类,了解常见脸谱颜色及表现性格。
    2.欣赏歌曲《唱脸谱》,使学生感受国粹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把脸谱运用到生活中。
    3.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并热爱民族艺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认识脸谱
    1.导入脸谱,认识假面具。
    2.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假面具。
    设计意图:用假面具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奠定本课学习的良好学习气氛。
    3.学生交流汇报搜集有关面具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4.引出脸谱。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的关系密切,及各年代面具的发展变化历程,增强感性认识,为学生辨别脸谱铺路搭桥。
    二、听歌曲,了解脸谱知识
    (一)欣赏歌曲《唱脸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思考,脸谱更加直观,容易理解。
    (二)分析歌曲里的脸谱知识
    1.歌曲里主要唱的是什么?
    2.是哪一种戏曲里的脸谱?
    教师补充:我国的戏曲有很多,如昆剧、黄梅戏、评剧等360种。
    3.谈谈、唱唱你喜欢的京剧。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特有的氛围,给学生新鲜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4.简单了解国粹。
拓展:如中医、武术、书法、京剧等。
    5.认识京剧中的角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了解京剧中的主要角色,增强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继续了解脸谱知识。
    京剧脸谱由古代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发展而来,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颜色代表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并给予思考任务,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7.简单了解其他颜色的脸谱人物。
    三、熟悉脸谱
    (一)连线题:辨脸谱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记忆力,巩固本节课脸谱人物知识。
    (二)画脸谱
    学生交流,给自己画脸谱,并展评脸谱。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享受创造美的成功喜悦。
    四、拓展延伸
    1.再次聆听歌曲《唱脸谱》,模仿花脸大笑。
    2.脸谱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3.说说你在生活中打算如何利用好脸谱,让京剧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喜欢上京剧和京剧脸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概念转向生活,体会其中的乐趣。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生知道了很多有关京剧脸谱的知识和脸谱的意义,并给自己绘制了脸谱,认识到我国京剧艺 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学生今后更多的接触戏曲方面知识,提高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弘扬祖国传统艺术的人。
    六、作业布置
    (一)搜集家乡戏,同学间相互交流;
    (二)选择喜欢的京剧唱词唱一唱。
    七、板书设计
          颜色  红   白   黑
    认识脸谱 人物 包拯 关羽 曹操
    性格 刚正 忠勇 奸诈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了直观的展示,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举手参与教师设计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都没有先前课堂上的拘谨,积极参与到各项欣赏、表演等课堂活动,课堂效果非常明显。
    回顾课堂点滴,我发现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于课堂中需要使用的教具准备得不够充分;对于自绘脸谱作业的要求不够明确,应更多地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