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的阳光照亮语文课堂 如何让农村孩子爱上英语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实施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7期 总第5129期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7期  下一期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实施
来源:靖江市长安学校 作者:朱纳新 发布日期:2015-10-29 16:40:54

    口语交际是对知识与能力的一种综合运用与体现。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作用。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作了规定,即“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加强口语交际课程的实施提出观点。
    一、口语交际课程要根据不同年级设定不同的目标
    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课程训练,一定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设定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表达能力往往比较弱,这时教师就可以给予适时的引导,增强口语表达的趣味性。如在学习完二年级课文《狐假虎威》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复述这个故事,并且讲给其他同学听。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与提问,比如“小动物为什么会害怕狐狸?”“如果没有狮子,小动物们看见狐狸还会跑吗?”等等。在同龄人之间充满趣味性的问答过程中,学生可以不自觉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中年级学生来讲,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句式表达方法,但是学生往往害怕出错,不敢表现自己。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不要压抑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多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
    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来讲,相对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明确的想法与观念,也有比较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时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口语交际的表达方法,帮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可以更加流畅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
    二、口语交际课程要创设口语训练良好的交际氛围
    在课堂中,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良好的交际氛围更是需要师生之间融洽的互动才能实现。这种氛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它需要师生之间培养长久的默契。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心中所想,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比如四年级上册《九寨沟》这篇课文以十分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九寨沟的秀美风光,饱含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在学习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描述一个自己去过的地方,剩下的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如“这个地方的特色是什么”“这个地方有什么风土人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必拘泥于表达形式,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大胆地说,加强师生以及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创设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
    三、口语交际课程要营造情境激发学生交际兴趣
    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激发学生勇敢表达自我的欲望。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学生,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不论表达的对错以及是否完整,教师都要适时鼓励,这样才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积累表达内容的素材。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营造情境,抓住时机促成学生的表达。例如,小学阶段班级经常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拔河比赛、“艺术节”等,在参加完这些活动后,短时间内学生都会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教师就可以拿出专门的一节课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表达,在这样的不断练习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口语交际训练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特别是针对语文这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一主阵地,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素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